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母機起飛後不久就向右拐,把我帶到3000米的高度。再向西飛不多一會兒,就可以看到地面直徑5米的水泥圓壇,它是投擲點標誌。K-1從這裏開始進入自由滑翔,到降落在草地上,前後約2分鐘而已。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在爲國捐軀之前只有這短短2分鐘的實戰訓練機會!”
“要想玩好‘櫻花’可不容易,接近地面時,你非得忙出一身臭汗來不可。這時,先得騰出右手拼命地搖動那個用來放下襟翼的該死的搖把,儘量使速度降下來。‘櫻花’飛機的展弦比實在太小了,滑翔性能極差,如果襟翼卡住,十有八九會衝出機場。在腳蹬方向舵的同時,左手又得不停地壓桿,以維持機翼的坡度和保持正確航向。有些隊友就因爲着陸時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也有把飛機摔爛的。”
“我根本不去理會那隻速度計,全憑感覺把飛機降下來。以後如果再飛‘櫻花’11型,就不需要這麼多的顧慮啦,只要找準目標衝下去就一了百了嘍。”
“其實,從4月中旬開始,我們的基地就飽受到貴國海軍艦載機的空襲,有次地面上堆滿汽油桶和炸彈,連鎖引爆使機場一片狼籍。30架‘零’式飛機經過搶修,只有一部分可以再利用。而‘櫻花’K-1比較幸運,它們躲在大機庫內,損失不大。”
“在等待正式出擊的日子裏,有一天我親眼目睹了櫻花11型的地面試車。有人把三根直徑10厘米的固體推進劑塞進發動機裏,又在機翼前面用松樹杆打下地樁,防止開車後飛機往前衝。四式一號20型火箭發動機是一臺一臺工作的,雖然前後只有幾秒種,但我還是感覺到了它的震撼力。”
“除了我們這支成立於1944年10月1日的‘櫻花’部隊以外,還有一支叫做‘龍捲’的特攻隊,其前身是海軍的722航空隊。‘龍捲’特攻隊原擬配備‘櫻花’22型飛機,但因爲遲遲沒有造出來,所以後來只得採用與我們同樣的機型以及訓練方法。”
“1945年7月底,我又被調往海軍725航空隊,起飛基地就設在一座小山頂上,那裏已經鋪設好一條60米長的起飛跑道。我們可以駕駛43乙型從這裏躍入空中,然後飛向紀伊水道。當然,我們一直到戰敗也沒能見到這種飛機。倒是有人做過一架假櫻花,然後用火藥將它成功地彈入空中。爲了維持飛行技術。我們利用山下‘滋賀空’初級航校的那片操場空地和十來架‘零’式飛機以及十來架‘紅蜻蜓’進行過最後的訓練……”
“日本還研製了另一種人操炸彈,便是‘梅花’特攻機。由於是川西航空機會社研製的,也稱爲‘川西梅花’機。它是以德國的‘V-1’飛彈爲基礎改造而成的,是一種低翼單翼機,搭載員1人。它以噴氣機爲動力裝置,佈置在機身之上,可產生3528牛的最大推力,翼展6.6米,機長7米,最大航速每小時740千米,頭部裝250千克炸藥,可不用母機以自身動力短距離飛行。應當說,由於‘梅花’機的操縱性和最大航速均優於‘櫻花’機,飛行途中被擊落的可能性要小於‘櫻花’機。不過,‘梅花’機僅製成10架,未能在實戰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