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謂袁崇煥不敢陛見,以及見滿桂色變,皆爲必無之事。滿桂並未"全軍覆沒",創亦不甚重;否則,崇禎不致"即令滿桂往統其軍"。
事實上是袁崇煥與祖大壽同時奉召陛見,事先毫無跡象顯示此去有何危險,因此召對時驟縛袁崇煥,使得祖大壽股慄無人色。既退,聞山海關、寧遠將卒不肯受滿桂節制,祖大壽乃引所部兵出山海關。如關寧將卒願受節制,以祖大壽的本性而言,還是會跟滿桂合作,共御北騎。及至祖大壽既奔,滿桂營於永定門外,爲清兵所破,滿桂戰死。
其時已復起孫承宗督師,駐通州收容潰卒。當務之急自然是安撫祖大壽,孫承宗與袁崇煥皆於祖大壽有恩,因而孫承宗請袁崇煥在獄中作書,召祖大壽聽命於孫承宗,仍遣出關守錦州,關外局勢暫時可以穩住了。
關內則永平淪陷,由阿敏領重兵駐守,其餘清兵於崇禎三年二月退回奉天。五月,孫承宗督師攻復灤州,阿敏怯敵不敢赴援,屠永平官民,偕遷安、遵化守將棄城而遁,孫承宗部將張春追擊,斬獲甚衆,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皆復。阿敏則因此被罰,免死幽禁,他與他的兒子洪可泰自關內所奪得的人口、奴僕、牲畜,俱給阿敏的胞弟濟爾哈朗,鑲藍旗從此易主。時爲天聰四年,即崇禎三年六月。
八月間,袁崇煥被難。閹黨本擬藉此翻案,目標還不止於袁崇煥,而是借袁案株連錢龍錫。孟心史《明本兵梁廷棟請斬袁崇煥原疏附跋》雲:
時閣臣錢龍錫持正,不悅於閹黨。閹黨王永光復用爲吏部尚書,引同黨御史高捷爲龍錫所扼者。遂以龍錫與崇煥屢通書,訐議和,殺文龍爲龍錫主使,並罷龍錫。時起用孫承宗,御建州兵,兵退;遂於三年八月磔崇煥。九月逮龍錫,十二月下龍錫獄。
閹黨借議和、誅毛,指崇煥爲逆首,龍錫等爲逆黨,謀更立一逆案,與前案相抵。按:崇禎即位,整肅閹黨,此案名爲"逆案"。所謂"前案"即指此。內閣溫體仁、吏部王永光主其事,欲發自兵部,而兵部尚書梁廷棟不敢任而止。僅議龍錫大辟,決不待時。帝不信龍錫逆謀,龍錫亦悉封上崇煥原書及所答書,帝令長系。
明年,中允黃道周申救外,而帝亦詔所司再讞,減龍錫死,戍定海衛。在戍十二年,兩赦不原。其子請輸粟贖罪,周延儒當國,尼不行。南渡後始復官歸裏卒。崇禎宰相五十人,龍錫尚爲賢者,崇禎初與劉鴻訓協心輔政,朝政稍清,兩人皆得罪去。崇煥則以邊事爲己任,既被磔,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無餘貲,天下冤之。
按:崇禎即位之初,誅魏忠賢,定逆案,撤九邊監軍太監,罷蘇杭織造,用錢龍錫、劉鴻訓、來宗道等入閣辦事。來宗道雖有"清客宰相"之稱,錢、劉則皆爲不附魏忠賢而於天啓朝見斥者。崇禎初政,確有一番清明氣象;所惜除惡不盡,且乏知人之明,於是溫體仁值經筵,周延儒爲禮侍,而劉鴻訓不旋踵罷去,逆閹流毒復起,可爲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