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漫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玉在五月八日這一天,帶着山海城和江海城的所有大匠師來到源啓城。
源啓之城,是不奴族在阿蘭草原的第一個聚居地。
劉玉帶着所有人蔘觀了,當年的第一個碼頭,第一座房屋,第一座磚窯和工坊,所有人都感嘆不已。
夜晚,劉玉在房間裏,寫下這樣的提案:“源啓之地,現有民四萬,吾欲從此開啓變革。學大漢之村莊,承不奴之匠制,在源啓之地新建村莊十個,每村二千人。然村之一地,須有地,即有糧;須有工,即有錢;須有道路,則萬物通達;此事應該循序而漸進。
先,吾等需爲定居之民修建房屋,此房屋應好於城鎮,方有人願往之;
次,此村所耕之地,所牧之牛馬羊,應有一半屬於耕種之人,而新耕之地更應第一年收益盡歸村人;
再次,城鎮須修通各村之路,按時維修,保村通達。
最後,每村,應有一工坊,或木,或磚,或瓷,或鐵,有一半村民應以工貿爲業,方能繁茂。
農工一體,糧牧貿同身,道路通達,技能傳承,方可生生不息矣。”
崔力和一衆大匠師看到這個提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村之工造,可爲粗品,而精品造於城鎮之工坊。此爲村鎮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體系通達,萬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