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漫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外面的村子農業,牧業和手工業,將要同步發展。兩千人的村子,一半從事農牧業,一半從事手工業,村子按照分工將粗加工的東西送到城鎮,而城鎮可以利用水力和風力作坊,進行細緻的精加工。這樣,農村和城鎮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這樣一來,村和城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因爲有了工業,那麼村莊會和城鎮緊密相連,而村莊又能很好的管理分散在外面的田地和牛羊馬,他們希望創造一個高效且緊密的村鎮體系。
源啓是不奴人最開始勞作的地方,現在變革也要從這裏開始。
崔力曾和大匠師們說道:“這很不同啊!大漢的農村沒有工業,而不奴族的農村有一半的人要參與我們的工業大生產,生產的東西又能換成鐵錢。我想啊,不奴人的村子,要比大漢的村子要富有一些,農人的日子應該也會好過一些吧。”
大匠師們看着這個提案,也說:“修大房子,修作坊,修路,開荒有一年的所得,種的糧食和養的牛馬有一半是自己的,我等也想去啊!”
崔力笑罵:“等源啓試點以後吧!”
劉玉也笑着說:“我們試點一年,看看效果,若這十個村子能欣欣向榮,那就全面推廣,若有問題,我們還要繼續改革。等到推廣,你們也可考慮。”
衆人再次商議,看看這個農工村,該如何合理規劃,要保證百姓喫飽,穿暖,還能富裕。
一個新的不奴族農工村一點點展現在大家面前:
首先就農業而言,以麥和大豆輪種,另外還要大量種棉花,麻,作爲經濟作物,也同時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田間每九畝地,要有一畝塘,要修水渠,建磚頭水窖,這樣既可以抗旱,還可以提供淡水魚。馬和牛放牧,羊圈養,因爲羊喫草根。糞便收集作爲肥料,和池塘每年清理出來的淤泥,以及草木灰一起漚肥,然後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