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死者所做的祈禱開始後,他想不出亨利二世國王對王橋修道院會有什麼話說。看來不大像什麼好消息。亨利對教會抱頑固態度已經長達六年。爭論始於宗教法庭的裁判權問題,然而,我行我素的國王和滿腔宗教熱忱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各持己見,不肯妥協,從而使這一爭論發展成危機,貝克特被迫出走。
令人傷心的是,英格蘭教會並非團結一致地支持大主教。像沃爾倫·比戈德這樣的主教就站在國王一邊,以向王室邀寵。然而,教皇則向亨利施加壓力,要他和貝克特講和。或許,這場爭論的最糟結果是,亨利出於從英格蘭教會內部獲得支持的需要,會讓像沃爾倫這樣權力慾極強的主教們在宮廷中具有更大的影響。正因如此,一封來自國王的信,對菲利普來說,可能是異乎往常的不祥之兆。
喬納森回來了,遞給菲利普一卷蠟封的牛皮紙寫的信。蠟封上蓋着巨大的玉璽。所有的修士都在觀望。菲利普也覺得,他手中拿着這樣一封信,再要求大家集中精力去祈禱亡靈,是不大可能了。“好吧,”他說,“我們以後再繼續祈禱。”他打開印封,展開了信。他掃了一眼開頭的客套話,就把信交給了喬納森,以年輕人的視力讀起來要省力些。“請你給大家讀一下。”
在慣用的問候之後,國王寫道:“林肯的新主教,我已經提名現任王橋主教,沃爾倫·比戈德出任……”喬納森的聲音被議論聲淹沒了。菲利普憎惡地搖起頭。自從在那次審判菲利普的法庭上被揭出了當年的醜行,沃爾倫在本地已經信譽掃地,他已經無法擔任主教了。於是他居然說服國王提名他做林肯的主教——林肯是世界上最富的主教管區之一,而在英格蘭,則是僅次於坎特伯雷和約克的第三重要的主教區。林肯的主教位置離大主教只有短短的一步之遙了。亨利甚至可能推薦沃爾倫取代托馬斯·貝克特做坎特伯雷大主教,即英格蘭教會的領袖,一想到沃爾倫,菲利普怕得簡直感到噁心。
修士們平靜下去之後,喬納森繼續讀信:“……我已經建議林肯的長老和教士會選舉他。”菲利普想,這可是說着容易辦着難了。皇家的推薦幾乎等於命令,但也不全是,如果林肯的教士會反對沃爾倫,或是他們有自己的候選人,他們就會給國王制造麻煩。國王或許最後能達到目的,但這就難以預料了。
喬納森繼續讀:“我命令你們,王橋修道院的修士會,對王橋的新主教舉行選舉;我推薦你們選舉坎特伯雷的副主教,我的僕人韋勒姆的彼得,作爲主教。”
從在座的修士中爆發出不約而同的抗議呼聲。菲利普身心都冷了。那個自鳴得意、怨天尤人、自以爲是的彼得副主教,居然被國王選做王橋的新主教!彼得和沃爾倫是一丘之貉。他倆雖然真心虔信上帝,但對自身的錯誤都毫無感覺,以致把他們個人的意願看成是上帝的旨意,結果便不擇手段地追求他們的目標。若是彼得做了主教,喬納森將在一個由沒有心肝的鐵腕人物統治的郡裏,以副院長的身份,把生命耗費在爲正義和尊嚴而鬥爭上。而如果沃爾倫當上了大主教,喬納森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
菲利普看到了前景將長期黑暗,猶如國內戰爭時的最惡劣的階段一般,威廉式的伯爵們將要橫行霸道,自尊自大的教士們將要不顧教民的疾苦,從而使這座修道院再一次萎縮到其先前那種貧窮和虛弱的陰影中。想到這裏,他義憤填膺了。
氣憤的不只是他一個。巡察史蒂文站起身來,滿臉通紅地叫着:“這絕不行!”他是扯着嗓門喊的,完全無視於菲利普的規定:在會議室中,任何人都要安靜地講話。
修士們熱烈歡呼,但喬納森卻顯示了他的聰明,他只問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