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漢兒不爲奴 !
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葛五他們肯定是無法理解的,不過兵馬越多,能打的地盤就越多,地盤多了,能招來的兵也就多,到時候自家兵強馬壯的,就無須擔心搶來的銀子叫清軍再搶去,這等粗淺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
最終,在胡老大的再次拍板下,衆人一致同意拿出一半的銀子用來招兵買馬,其餘的則暫時由宋襄公統一保管,等到局面安定下來再行分發。
這個結果,周士相自然滿意,他不可能對這些基本都不識字的土匪灌輸什麼民族大義,號召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民族救亡鬥爭之中,唯有將反清演化成簡單的發財不發財,如何發財,又如何在發財的同時不被別人惦記,諸如搶錢、搶糧、搶女人這類土匪愛聽易懂的話,他們才能心甘情願的投身其中,否則,多半就事與願違了。
招兵的事情,周士相本想親自負責,可想到糧食還沒有着落,便先讓趙四海和彭大柱去負責,並要求他們多招那些家中受災的青壯,將銀子擺在檯面上,只要願意當兵,就一人先發二兩安家銀子,同時再三強調,一定要良家子,絕不能收些品性不端的進來,給城中商鋪做夥計的也堅決不要,這些人太油。
招良家子當兵有何好處,趙四海和彭大柱自然清楚,他二人當年在明軍時,便見識過良家子和兵油子的區別。打仗,還是良家子,尤其是鄉下人最實在,也聽話,而市井那幫人真心靠不住,往往炮聲一響就跑了,攆都攆不上。一場仗打下來,死得最多的也就是良家子,原因無他,實在而矣。
葛五本是吵吵着也要去招兵,可週士相怕他兄弟二人滿臉橫肉的,又一身匪氣的嚇壞那些百姓,起到反效果,便堅決不同意,反叫他二人跟着自己去辦另一件事。
爲了讓招兵顯得正式些,百姓們信服,周士相又叫人取來幾件下午由那些婦人洗淨並縫好的軍服讓趙四海他們穿了,如此一來,看着便真像是明軍了。
周士相又以宋襄公的名義,吩咐小吏將城中士紳大戶全都請到衙門來,準備和他們談談捐錢捐糧的事。
這等事情,胡老大插不上手,也沒興趣理會,便跟先前一樣放手讓周士相和宋襄公去辦,自個則帶着剩下的幾人繼續看守那些清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