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漢兒不爲奴 !
宋襄公沒有說錯,周士相所說的“全民皆兵”,其實就是變相的裹挾百姓。
什麼老有老營、少有少營、女有女營,聽着有模有樣,可說白了還不是裹挾百姓,爲了壯大自身聲勢而強迫百姓追隨的罪惡手段!
裹挾百姓不是沒有好處,打個比方,如果周士相只能在羅定城徵召三百青壯從軍,那麼在清軍眼裏他們不過是擁兵三百的小股明軍,這點人馬清軍自然不放在心上,也不可能存在畏懼之心。可要是周士相手下有三千多人,不管其中的青壯究竟有多少,老弱又有多少,看在清軍眼裏,那也是擁兵數千的大股明軍!
三千多人行軍肯定要比三四百人行軍來得壯觀,遠遠一看,黑壓壓一片,那聲勢能不大!
面對人數比己方多得多的人馬,兵力較少的清軍自然不敢輕易出戰,如果對方打到城下,他們多半也只能畏縮城池之中。如此一來,人多勢衆的一方自然可在城池之外的村莊,如蝗蟲過境一般繼續裹挾更多的百姓,獲取更多的錢糧,從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直至成爲真正一股不可輕視的人馬。到時候,便不是小股流賊,而是大股流寇了!
此方法並不稀奇,歷朝歷代農民起義多半沿用此法,遠的不說,近的就有李自成、張獻忠等大賊便在起事之初有裹挾百姓的劣跡,通過裹挾大量百姓從軍,也確是讓他們打敗了無數前來圍剿的明軍,直至動搖明朝的社稷根本,因此也不能說這種辦法全然沒有用處。
可是曾在闖營幹過兩年的宋襄公卻對裹挾百姓的行徑深惡痛絕,他堅決反對周士相採用所謂“全民皆兵”的荒謬手段擴大力量,因爲過於喫驚和氣憤,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