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北國慣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室外的各項勞作就要徹底停頓下來。無論男女老幼,都會被呼嘯而至的寒風徹底趕回屋子裏去,穿上厚厚的棉衣,皮襖,守着火盆和家人熬冬。但是今年,情況卻有些特殊,凡是在新建立的三州巡檢衙門擔任官職者,無論高低,都失去了熬冬的資格。
偏偏大家夥兒還不能在背地裏抱怨巡檢大人不近人情。原因無他,第一批來自太行山的百姓到了,規模隱隱超過了五千。如果大家夥兒光顧着熬冬,卻不能及時將他們安頓停當,這五千人裏頭,恐怕有一小半兒,會在冬天的狂風暴雪中變成一具硬邦邦的屍體。
聯莊會雖然已經徹徹底底變成了巡檢衙門,但各級官吏卻依舊是原來那批鄉間子弟。骨子裏的淳樸善良雖然曾經被壓制,卻未泯滅,心腸也沒來得及被官場給染黑。忽然看到那麼多和自己父母兄弟一樣平頭百姓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大家夥兒怎麼能無動於衷?幾乎不用寧子明做任何動員,就紛紛使出全身解數,將遠道而來的百姓們往滱水河畔的無主荒村裏頭安排。
那些荒村雖然因爲去歲遭受過兵災而人丁滅絕。但大部分房子和院落都基本完好,只要仔細收拾收拾,便可以重新居住。而太行山上下來的這批百姓,又不怎麼挑肥揀瘦。見到有現成的舊屋子可住,有大片大片的能隨時澆上水的土地可供開墾,一個個不禁喜出望外!開心之餘,對巡檢衙門的每一道命令,都傾力配合,哪怕是有些命令頗爲難以理解,也執行得不折不扣。
如此一來,巡檢衙門的一衆大小官吏個個都雖然忙得腳不沾地,成績卻頗爲斐然。幾乎是在短短半個月之內,沿着滱水河畔,就多出了二十幾個面貌一新的村寨。盤踞在村寨內部和周圍的野狼、野狗,被砍殺殆盡。齊腰深的枯草,也被割了下來,一捆捆丟上了屋頂,將原本看上去有些破舊屋頂,打扮得金光閃爍,煥然一新。
在替自己拾掇新家的同時,百姓們還被巡檢衙門給組織起來,修整了這些村寨與大路相連的鄉間小道兒,讓每一個村寨都有道路通向臨近的村寨和縣城,而不是孤零零被隔離在外。
正如當初呼延琮所料,縣令孫山看到自己治下突然多出來二十幾個村子和數千百姓,非但沒有惱怒巡檢衙門越權,反而高興得合不攏嘴巴。未等寧子明寫信向他解釋此事的前因後果,就親自帶着禮物,登門致謝。並信信旦旦地許諾:未來三年,縣衙不向流民們收一粒米、一文錢的賦稅。非但如此,凡是流民們重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只要三年內沒有原主持着地契前來討要,就暫時歸開墾者所有,多少不限。三年過後,每戶流民最大可保留十五畝口糧田,按律繳納賦稅。若是有人家所開墾出來的土地超過了十五畝,則多出了來的部分,必須交還給官府。但是,這戶人家有權優先向官府租種,田租份額隨行就市。
此外,縣衙門還會撥出專款,在每臨近的五個村落當中,修建學塾一座。裏邊的教書先生由這五個村子的鄉老負責禮聘,但聘金和先生的月供米糧,則由縣衙來支付。學塾落成之後,各個村寨的百姓,都可以將子侄送到裏邊就讀,有教無類!
……
如是種種,各項肉眼可見好處,一古腦兒給了十四五個。卻從到達直至離開,都沒對這批流民們的來歷,過問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