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姓孫的,果然天生就是一塊做官兒的料兒!”目送着縣令孫山騎着青花騾子的身影,在衙役們的簇擁下漸漸去遠,李家寨的寨主李順兒撇着嘴點評。“只是動動舌頭,就把流民的感激給分走了一大半兒。回過頭去,朝廷那裏又能邀得一場好功!”
在寧子明等人營救陶三春的那個晚上,他雖然被嚇了個半死。但是過後卻也因禍得福,由柴榮、趙匡胤和寧子明三兄弟聯袂推薦,出任了李家寨的寨主。每天藉着三兄弟的名號招搖過市,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人主動巴結逢迎。
然而,李順兒的胃口,卻早已不是區區一個寨主所能滿足。這些日子跟在三兄弟身後世面越見越多,他的內心深處,也對自己的未來期待,越來越高。晚上一個人睡不着覺時,每每暗暗發誓,要抱住三兄弟的大腿絕不撒手!最後要麼落個死無葬身之地,要麼雞犬升天!
“可不是麼,尋常百姓最在乎哪幾樣?第一,土地。第二,就是兒孫的前途。他這又做主給百姓們分地,又出錢辦學堂,把最容易賣的‘好’兒全給賣了!把難做的事情和得罪人的事情,全都留給了巡檢衙門!”對於李順兒的觀點,郭信深表贊同。
這回他奉命護送張永德前來李家寨宣旨,差事結束之後,卻沒有再負責保護後者返回汴梁。而是作爲郭家的外派聯絡人,留在了寧子明身邊。恰好寧子明手頭上,也沒有太多的人才可供使用,於是就乾脆讓他做了親兵都頭,隨時爲自己提供保護,並且出謀劃策。
“這狗官,非但想要向朝廷表功,並且還看上了墾荒的收益!”第三個站出來,對縣令孫山表示不滿的,則是陶正的長子陶大春。作爲一個讀過書,又經常外出開闊視野的地方俊傑,他對孫山的心思剖析得最爲透徹。“別人辛辛苦苦開出了的荒地,憑什麼三年之後就要收歸官府?什麼三年之內沒有原主持着地契前來討要?地契的底子存在哪裏?還不是在他的縣衙當中!而土地的原主人連同原主人的直系親屬縱然死絕了,只要他豁出去力氣找,怎麼可能連個拐着彎兒的親戚都找不到?屆時再根據衙門裏的存底兒僞造一份地契,上門來找墾荒者討要,案子該怎麼判,還不是由着他的那張嘴巴?”
“這……”先前李順兒和周信兩個人的話,寧子明尚可當作挑撥離間一笑了之。但陶大春的剖析,卻令他的臉色瞬間大變。毫無地方官場經驗的他,萬萬沒想到,在孫山主動示好的行爲背後,居然還隱藏着如此險惡的心思。
而按照雙方的職責劃分,他即便看到了陷阱,也無法去阻止。因爲那些陷阱並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着一羣來歷不明的流民。他是官兒,與孫山纔是一夥。他眼下最好的選擇,是坐下來,不聞不問,然後再從孫山等人手裏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