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凡爾賽宮的大掛毯,描繪了法國皇帝路易十四視察戈別林工場的情況。
<h2>
一、工業革命前歐洲的設計情況</h2>
<h4>
(一)歐洲皇室對於設計的影響</h4>
<h5>
1.皇室對於設計的需求和控制</h5>
在工業革命之前,設計優良的手工產品主要是供西方的權貴使用和鑑賞的。一些歐洲皇室設有手工藝產品的生產基地,其他一些國家亦有冊封專門工場爲皇室設計和生產用品。而民間大量日常用品則往往比較粗糙,亦缺乏設計。
在歐洲皇權時代,皇室和貴族的用品不但是定做的,並且是在皇家控制的工廠裏生產的,這個情況和中國皇帝長期以來僅使用“官窯”瓷器一樣。在歐洲,皇家還直接管理生產、設計過程,法國的情況最爲典型。大量奢侈品都在這些皇家工廠中生產,直接送到皇宮使用,皇室、貴族階層形成一個單一的產品消費羣,英語叫作“royal patrons”。產品包括陶瓷套件、玻璃器皿、金銀器、燈具、掛毯、窗簾、牆紙、傢俱、各種工具、室內裝飾用品、定製的繪畫和雕塑作品,還有衆多的奢侈裝飾品,也包括皇室、貴族各個階層人士日常穿着的服裝、飾件,出行乘坐馬車或騎馬的各種服裝和配飾,參加儀式的正式服裝、甲冑,狩獵工具和武器等。種類繁多,製作複雜,設計要求體現皇家品牌,廣泛使用皇室、貴族的紋章之類標誌。
法國最奢侈的皇帝是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1715),他在位期間,大量定製各種皇家用品。1662年在巴黎南部的戈別林大道42號(42 avenue des Gobelins)設立了皇家制造局(The Manufacture des Gobelins),僱用250位匠人,主要生產定製掛毯和室內軟飾用品。凡爾賽宮裏的一套14塊大掛毯,就是由他的宮廷畫家查爾斯·勒·布隆(Charles Le Brun, 1619—1690)設計,在戈別林工場加工完成的。掛毯描繪了路易十四視察戈別林工場的情景:工 場裏滿是金碧輝煌的飾物用品、奢華傢俱,畫面上還有兩位重要的傢俱工匠,分別是荷蘭來的皮埃爾·戈爾(Pierre Gole, 1630—1705)和意大利來的多米尼克·古奇(Domenico Cucci, 1620—1684)。傢俱工匠當時叫作“cabinet-maker”,就是“櫃子匠”的意思,可知他們當時的工作主要是製作精美的櫃子。現在凡爾賽宮裏還陳列着古奇設計製作的奢華大櫃,用橡木、黑檀、松木製作,表面鍍金、鑲嵌羊皮,採用精緻的青銅配件和手工繪畫裝飾,奢華到如此水平的傢俱,已經不是用品,而是純粹擺設的陳列品了。戈別林工場現在屬於法國政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