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1927年前後,美國的經濟出現衰退跡象。衆多的小企業由於市場競爭失敗而破產,這種經濟衰退的惡劣情況,在1929年華爾街股票市場崩盤時達到頂點,美國進入一次空前的全國性經濟大危機。直到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臺,大規模採用新的經濟改革政策,改變美國以往政府對於宏觀經濟放任自流的基本立場,轉爲大規模地從金融、投資、稅收、社會福利等方面進行干預,由國家投資進行各種大規模的基本經濟建設項目,用以工代賑的基本原則來促進就業,由聯邦儲備系統對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宏觀調節來控制經濟發展。通過種種努力,美國經濟才重新出現復興的跡象。
在大蕭條時代,美國的生產乏力,消費萎縮。面對着產品銷售銳減的窘況,生產廠家轉向設計師,希望給他們的產品賦予更加現代的外貌、更有力地吸引消費者,好的設計被譽爲破除消費者惰性的最好途徑。只能體現功能和效率的外觀,已經不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美觀成爲商業競爭的新利器。將產品時尚化,或者說讓工程變得時髦起來,使那些司空見慣的產品看起來很新潮,讓人中意,自然而然成爲合乎邏輯的下一步。這個年代的美國設計師們,活躍在建築、包裝、廣告、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展示設計等多個領域內,他們相信:無論多平凡的產品和用具,都可以通過現代化的重新設計獲益,甚至是重獲新生。這種信念催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工業設計師成爲美國工業的白騎士。這些設計師的工作幫助塑造了20世紀美國的國家形象和社會的生活形態。
哈羅德·凡·多倫(Harold L. Van Doren)和約翰·G.裏德奧特(John Gordon Rideout)1933年設計的流線型踏板車(Skippy-Racer Scooter)。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烘麪包機已採用塑料機身。
個人化用品——陽光公司出品的男士剃鬚刀(Sunbeam Shavemaster)。
紐約梅西百貨公司(Macy's)1931年聖誕節的購物人潮。
模特兒在位於達拉斯市中心的尼門-馬庫斯(Neiman Marcus)總店內向顧客展示最新的時裝款式,(1945)。
這時出現的流線型風格,強調水平線條,形體圓順,與1920年代流行的奢侈張揚的裝飾風格大相徑庭。流線型風格強調速度和效能,營造出當年廣大民衆所向往的進步、豐裕的形象。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已成爲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具有強大的生產力和龐大的國內市場,在開始成熟的國際市場上擁有主導性的佔有率。憑藉着這種經濟力量,美國的設計得到高速的發展,美國的設計教育也因而發展起來。以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爲依託,美國人雖然沒有多少類似包豪斯式的學院探索,但是,卻輕而易舉地把歐洲人奮鬥、探索了20多年的設計理想在企業中、在市場上變成了現實。1933年,包豪斯被希特勒封閉,相當一部分包豪斯師生移民到美國,歐洲的觀念和美國的市場相結合,終於在戰後造成轟轟烈烈的國際主義設計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公衆對於現代設計的興趣持續升高。隨着吸塵器、吹風機、烤麪包機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批量化生產形成規模,在工業設計師的協助下,通過採用塑料、鋁材、膠合板等比較廉價的新型材料,以及採用 模壓、蒸汽定型等新的製造技術,這些產品的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低廉的價格和全國範圍內不斷增長的經濟繁榮,更加推動了民衆的購買慾望。即使到1960年代,新的風格潮流和時尚趨向取代了流線型風格,這些工業設計先驅的經典之作仍然繼續對全國家庭和辦公室的面貌產生着重要的影響。今天,工業設計已經成爲美國製造業和貿易業,以及民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