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4>
(二)消費主義和流行式樣</h4>
消費主義似乎總被說成是現代西方社會的“特產”,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國際現象,而且很早就發生了。17世紀末期,已經有消費階層出現,到18世紀,隨着中產階級的出現,信奉和追求豪華消費品的人數增多,再加上“時尚”在購買行爲上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消費主義之風就越刮越熾熱了。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財富和城市人口劇增、人員流動頻繁,越來越多的人所擁有的可支配收入也大幅增加,這些因素更加強化了消費主義的勢頭。
1930年代初期,隨着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 1882—1945)總統的“新政”和繼之而來的福利國家體制的建立,重創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大危機得到緩解,從而把美國與西方世界引入一個空前的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這個新的經濟背景,造就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們成爲西方社會的主要階層,形成了一個以他們爲中心的巨大消費市場。設計之所以發展迅速,與中產階級市場是分不開的。爲了適應這個新市場的需求,企業界全力以赴地發展新的生產技術,開發新的材料,特別是各種合金材料和塑料,設計師們則採用這些新技術、新材料來設計新產品,促進了設計的發展。
個人化用品:1950年代初期的一款電動多點按摩器的廣告,該產品曾在當時非常流行的電視劇《我愛露西》(I Love Lucy)中出現過。
洛杉磯布洛克百貨公司(Bullock)1940年聖誕季節的化妝品櫃檯。
1940年代,芝加哥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 Company)的電梯姑娘們正在進行職業培訓。
梅西百貨公司的節日櫥窗讓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1904)。
芝加哥西爾斯百貨公司(Sears)開業前的宣傳廣告。
設計師威廉·里斯卡茲(William Lescaze)在1933年設計的兩款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