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據保羅·亞雷的研究成果,德國汽車聯盟(AutoUnion)生產的流線型汽車DKW F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戴瑪西翁』三輪汽車改裝的宣傳車,在爲戰爭前線募款。
波音247型客機,(1934)。
道格拉斯DC-3型客機,(1935)。
流線型傢俱——坎姆·韋伯(Kem Weber)1934年設計的扶手椅。
爲了提高飛行速度,流線式的外形設計很快被應用到飛機設計中。第一架採用流線型式樣的飛機是1933年波音飛機公司設計的波音247型。同年,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的DC-1型流線型飛機投產,它採用金屬鋁外殼,機翼與機身完全合爲一體。前所未有的閃閃發光的流線型金屬外形,非常奪目。1934年,波音飛機公司的改良247型飛機和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的DC-2型飛機在倫敦進行飛往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比賽,雖然屈居於英國專門爲比賽而設計的飛機DH-88彗星(Comet)之後,只取得第二名、第三名,但卻爲民用航空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道格拉斯公司在1935年發展出體形更大的DC-3型飛機,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直至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最成功的商用飛機。這種飛機的軍用代號是C-47型,是飛機生產史中單一機型產量最高的一種,性能良好,造型簡練,在戰爭期間廣泛用來作爲軍用運輸機,建立了豐功偉績。這種飛機的造型,對於流線型風格的廣泛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如何將從現代飛機設計中發展起來的空氣動力學原 理應用到地面交通工具上,引起了衆多設計師的興趣。1933—1934年間,美國設計師理查德·富勒(Richard Bukminster Fuller, 1895—1983)設計出他的全流線型的汽車“戴瑪西翁”(Dymaxion),這是一輛外形像“淚珠”的三輪汽車,時速在50英里時據說可以節省50%的燃料。然而,富勒的設計無論是形式還是功能對於美國市場來說,都太過於前衛,因此並沒有能夠被立即接受。但是,他的設計應該是流線型運動的重要試驗開端。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工程部主任卡爾·布利爾(Carl Breer, 1883—1970)於1934年主持設計了“氣流”(Airflow)轎車,造型新潮前衛,除了造型的流線型特徵之外,這種汽車的設計還盡力提供舒適和方便,整個車體擁有一種流暢的造型,雖然生產與市場並不很理想,但是這種汽車的造型卻影響了整個汽車流線型運動。儘管當時對於“氣流”汽車衆口不一,有稱讚的,也有反對的,但是,作爲一種新的設計風格,流線型運動這時可以說已經正式登場了。這種汽車在世界各國的汽車工業界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市場成績。自從1930年代中期以來,流線型已經成爲美國汽車設計的流行風格,並且很快影響到其他的產品造型設計,形成一個規模浩大的設計運動。這個運動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不同之處在於——它基本是集中在流行風格上的形式主義運動,動力是商業利益,而不是意識形態因素。
1932年,由美國車輛工業界主要的金屬製造業者和供應業者巴德公司(Budd Company)設計和製造的奇菲爾高速火車(Zephyr high-speed train),對推動這種“流線型”美學觀念起到重大作用。這輛外殼由不鏽鋼板經脈衝焊接而成的流線型火車,外形平順圓滑,高速低耗,甫一問世,便成爲美國客運火車最佳的廣告拍攝對象和促銷工具。隨着這種火車馳騁在美國廣袤的大地上,流線型的設計概念和風格迅速地流傳開來。不過,這款機車設計的主角還是工程師,不是設計師,設計的主要考量仍是功能性,而不是外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