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階段裏,美國的一些大型設計事務所從原來家族擁有轉向企業化,於是很快就失去了這些事務所原來比較具有個性的設計特色了。設計理論家斯提芬·霍爾特(Steven Holt)曾指出:在這個轉變過程中,設計的個性逐步消失,從而導致創意性、發明性的減弱。
1990年代以來,情況又有所改變。美國新一代設計師開始湧現,他們比自己的上一輩受過更好的教育,並且有電腦、數碼設備、現代通信和網絡的支持,而且他們面對的不再是單純的美國本土市場,而是全球的市場。全球化使美國經濟集中於金融、技術、創意(包括設計),而把製造業轉移到中國、印度等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國家與地區,到2010年前後,“美國製造”基本消失。這些因素都促使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設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h4>
(二)美國當代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h4>
<h5>
1.第一個趨勢是,隨着美國產業佈局和結構的巨大變化,美國設計的重點發生轉移</h5>
過去的20多年裏,美國的產業佈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1970年代以來,因爲全球化生產、全球化消費的潮流,大量的美國製造業遷移到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在這個期間,一方面是美國產業持續外流,另一方面是美國經濟以科技的發展爲依託,進一步智能化、高效化了。這個過程減少了美國本土的能耗與污染,強化了金融優勢。但是1998年和2008年的幾次金融危機及隨後全球經濟的蕭條,全球性的資源、能源、環境危機,暴露出全球化過程中被忽略的經濟和社會脆弱性,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續性。
1970年代以前,美國企業的研發、設計部門是與生產聯繫在一起的,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工廠的工程師、設計師密切結合,而造成戰後幾十年美國產品研發、設計的領先優勢;但是當企業外遷之時,美國許多企業的設計部門、產品研發部門也隨之遷移到海外,造成大量設計人員外流。美國經濟演變成單純的服務型經濟,缺少了對新產品的研發、設計,也就沒有新的知識產權的產生,美國工業設計之所以逐年衰退,這個轉化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3D打印技術已經從高端走向家庭,圖中這臺機器的價格爲347美元。
微軟公司出品的Zune MP3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