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設?那是內戰勝利後的事情了。”列寧瞅了一眼赫斯曼,嘆口氣說,“現在我們非常困難,白衛軍有了一位女皇,把我們所有的俄國反動派都團結起來了。而且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還派來了許多幹涉軍。雖然伍德羅·威爾遜在《十四點和平原則》中提及要讓外國軍隊撤出,但是現在俄羅斯土地上的外國軍隊卻越來越多了。”
列寧的言語彷彿是在責怪德國,奧麗加可以成爲女皇,德國有很大的責任——主要都是赫斯曼的錯!列寧在德國和塔林也有特務,當然知道赫斯曼和奧麗加關係很好。
赫斯曼卻哈哈笑了起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人世間的事情是不可能未卜先知的,誰也不知道那個女孩有那麼大的號召力,能讓所有的白衛軍將領都服從她。但是那又怎麼樣?英法美不是真的支持她,這是顯而易見的。”
“顯而易見?”列寧不動聲色。
“當然!干涉軍有多少了?不算遠東的日本人——他們來不了歐洲的,光是英法美三國就派了大約20萬人來俄國。但是他們爲什麼不到塔林來?如果以愛沙尼亞爲出發點,加上奧麗加的近10萬白衛軍,彼得格勒恐怕就要易主了。有了彼得格勒,奧麗加纔是真正的俄羅斯女皇!”
“那樣革命就要失敗了。”列寧用陰鬱的語氣說。“到時候你就是俄羅斯的公爵了!那位女皇是怎麼和你說的吧?”
現在的蘇俄紅軍可不是後來的鋼鐵洪流,優秀的軍官很少,就是有也都是靠不大住的“軍事專家”。武器裝備也很差,全靠1918年時俄德公司賣到俄國的二手貨、三手貨和從原來的沙俄軍隊那裏接管來的陳舊裝備在維持。
更重要的是,布爾什維克沒有糧食去餵飽民衆!如果敵人帶着糧食進入彼得格勒——這對美國而言並不困難——布爾什維克的紅色江山就完了,但是歷史上紅色江山卻一直維持到1991年。
“但是干涉軍不想來彼得格勒!”赫斯曼說,“他們在摩爾曼斯克、東烏克蘭和外高加索還有遠東,想幹什麼還不是明擺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