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有留在俄國是西科夫斯基的損失!”赫斯曼說着話瞥了自己的未來妹夫福克一眼,“因爲航空工業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只有在國家的扶植和支持下,才能產生出偉大的飛機設計師。西科夫斯基如果留着俄國,他很有可能成爲全世界最偉大的飛機設計師!但是在美國,他不會有輝煌的前途。”
赫斯曼說的其實是福克而不是西科夫斯基。
當威廉·愛德華·波音賣出第一架水上飛機的時候,安東尼·福克已經制造出了“福克災難”。但是在波音公司成長爲全世界最大的飛機制造商的時候,福克公司卻已經輝煌不再了。
如果說福克有什麼地方比不上波音,恐怕就是波音背後有一個美國。
不過在這個時空,在赫斯曼的干預下,安東尼·福克的飛機公司還背靠着德國這棵大樹,又有機會搭上蘇聯的順風車。未來必然有輝煌的前途!
……
到達蘇俄的第一個晚上,赫斯曼等人就安排住在了金碧輝煌的葉卡捷琳宮。還在一間昏暗而豪華的餐廳裏備下了豐盛的晚宴——雖然蘇俄國內的饑荒一天比一天嚴重,但是這並不妨礙蘇俄人民的好客。同樣,饑荒也不會影響蘇俄對航空工業的投資。
“路德維希,我給你泄點密。”柯倫泰品着香檳酒,笑着對赫斯曼說,“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正在編制十年計劃,航空工業將會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十年計劃?赫斯曼沒有聽說過,他知道蘇聯有五年計劃什麼的——不過柯倫泰並沒有欺騙赫斯曼,蘇俄的確在編制十年計劃,準備從軍事共產主義直接往共產主義過渡。具體的路子就是犧牲農業、輕工業,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和後來斯大林時代的兩個五年計劃差不多。不過20年代初的蘇俄剛剛經歷內戰,實在是滿目瘡痍,農村更是連着經歷大饑荒,根本沒有力量支持如後來兩個五年計劃那樣對重工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