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俄國在飛機設計和製造方面雖不能說領先,但也不算落後。在一戰時期和之前至少比美國、日本強不少。著名的西科斯基就是俄國飛機設計師,在1913年底他就設計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重型轟炸機“伊里亞·穆羅梅茨”A型。
在十月革命後,蘇維埃當局也非常重視航空工業,不僅在1918年創立了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還接管了沙俄的飛機工廠。其中,著名的杜克斯工廠和彼得格勒工廠早就已經開工,現在已經開始生產飛機了。
而且,據赫斯曼所掌握的情報,蘇俄航空工業還在1920年得到了2500萬盧布的研發經費。
“圖波列夫同志,我給您介紹兩位同行。這是安東尼·福克,這是胡戈·容克斯。”赫斯曼滿臉微笑,非常友好的將兩位在眼下名聲極大的飛機設計師介紹給了圖波列夫。
“福克先生,哦,您真年輕啊!”圖波列夫就像見到了心中的偶像一樣,連忙上前去握手——這可是安東尼·福克啊!雖然只有30歲,但是在航空界卻已經是明星般的人物了。
然後圖波列夫又上前去和容克斯握手,“容克斯先生,這架飛機就是您設計的容克爾F13吧?真是劃時代的傑作啊。”
“過獎了,你們的西科夫斯基纔是真正的天才。”容克斯的回答卻讓人有些尷尬。看來他並不知道西科夫斯基已經不在俄國了。
“西科夫斯基先生現在不是我們的,而是美國人的了。”副外交人民委員拉科夫斯基倒是足夠坦率。“容克斯先生,我們的航空工業因爲內戰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