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轉眼已經是1925年1月底了,列寧同志去世已經一年了,他的繼承人(雖然列寧最後不大願意讓他接班)斯大林已經坐穩了蘇聯領袖的寶座,就在幾天前的布爾什維克主席臺會議上,他的對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陸海軍人民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不過蘇聯的人事變動對蘇德合作沒有任何影響。在列寧去世後的一年裏,雙方的關係進一步深溫。先是《蘇德軍事合作協定》在莫斯科簽署,標誌着兩國正式開始了軍事領域的全面合作。
1924年4月,在赫斯曼的全力推動下,以德國海軍少將阿諾·斯賓德勒爲首的代表團訪問蘇聯,同蘇聯海軍司令員佐夫簽署了合作研發航空母艦、潛水艇、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協議。
不久後,已經完成大部分建造的試驗航空母艦“列寧”號(這艘母艦名義上屬於蘇聯)被送到了列寧格勒船廠,開始鋪設飛行甲板,同時送到的還有重達數噸的潛艇設計圖紙和數百位造船業的德國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以及一個龐大的海軍軍官團。
同時簽署的還有一份幫助蘇聯修復列寧格勒(爲了紀念列寧在1924年彼得格勒被改名爲列寧格勒)造船廠和黑海造船廠,並且大幅提升其技術水平的合同。
同年11月,合同總金額超過5.6億馬克“蘇德汽車工業合作協定”在莫斯科簽訂。根據協定,由奔馳公司、歐寶公司、BMW公司、M.A.N公司和克虜伯公司組成的聯合承包方,將會承接在伏爾加河畔建設大型鋼鐵-汽車聯合企業的工程。這項工程將會在1925年春天開工,歷時5年全部建成。
僅僅一個月後,又一份合同總金額超過5億馬克的“蘇德石油合作協定”在巴庫簽訂。根據這份合同,德國的法本公司(由阿克發公司、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卡塞拉公司、格里斯海姆電子化學工廠、韋勒化學工廠、赫斯特公司、卡勒公司在1924年合併而成)將會承接在巴庫擴建和修復油田、建設超大型煉油工廠的工程。該項工程將會在1926年初開工,在1931年全部建成。
另外,一份總金額可能超過6億馬克的“電氣化建設”合同,現在也在進行談判——所謂“電氣化”其實就是“電力化”,建設發電廠和電網。俄國布爾什維克在內戰結束後就非常重視所謂的“電氣化”,還將“全國電氣化”當成了實現共產主義的一個指標。由於這個觀點是已經成爲聖人的列寧同志提出的,所以斯大林當權後也將早日實現全國電氣化當成了重中之重來辦理。
很顯然,隨着蘇聯經濟實力的恢復和德國擺脫超級通貨膨脹,兩國的全面合作將會在未來幾年內迎來第一個高潮。
而在蘇德合作全面升溫的同時,德國工業本身也迎來了一個投資高潮。這不僅僅是因爲和蘇聯的合作帶來了需求,同時也是由於《凱恩斯計劃》中的“實物賠償方案”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