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現在不大招人喜歡——經濟繁榮來臨後,納粹黨的行情就比較蕭條——但是希特勒還是非常熱情地同每一個支持者握了手,才和赫斯曼、克洛伊一起上了一輛嶄新的紅色奔馳6小汽車。然後沿着柏林寬闊整潔的馬路揚長而去。
在另一個時空的1928年,因爲資金從德國大量流向美國,德國已經提前陷入了大蕭條,其實就是嚴重的通貨緊縮,是由於德國失去貨幣主權而引發的。
不過在眼下這個時空,因爲實行了《凱恩斯計劃》而不是《道威斯計劃》,所以德國的資金還沒有開始流向美國,因此繁榮還在繼續。
然而就像希特勒所說的那樣,德國現在仍然是外國殘酷剝削的對象!繁榮之所以還能維持,是因爲國際資本還沒有開始“剪羊毛”。一旦他們開始退出,德國經濟立即就會崩潰……因爲德國雖然擁有非常強大的工業,但是它的貨幣基礎依舊脆弱,是建立在英鎊本位制上的。而英鎊本身的地位,這幾年也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英國的金匯兌制就要失敗了,現在資金正瘋狂地從倫敦流向紐約,英國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赫斯曼說着話,將目光投向了車窗外,柏林日益繁華的街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柏林非常漂亮,氣派而且整潔,沒有英國式的貧民窟,也不像巴黎那樣過分華麗。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都是非常努力和能幹的,只要有一點機會,他們就會創造出一個繁榮向上的時代。
從1924年開始的繁榮,和德國人民的努力勤奮也是分不開的,德國的生產的確在不斷增長。所以眼下的繁榮並不全是“虛假”的,其實連過剩也談不上——雖然這些年德國工業的“盲目投資”現象比較嚴重,大部分工廠都更新了設備,增加了產能。但是煤炭的產量只比1913年稍多一些,粗鋼的產量還沒超過1913年(比歷史上當然好多了)。雖然生產了許多汽車、飛機、摩托車、拖拉機,還有照相機、收音機、洗衣機、電冰箱之類的消費品,但是消費品市場離飽和還遠着呢。絕大部分的歐洲家庭,連一樣家用電器都沒有。
實際上,歷史上二十年代末開始的大蕭條就是貨幣的金本位制無法維持所引發的。這場大蕭條的本質就是一場超級大通縮,按照布爾什維克的說法是工人階級的工資無法購買他們所生產的產品所造成的。但是這個問題在後來的幾十年都沒有被解決,可是如此嚴重的大蕭條卻再也沒有出現過。原因就是在2、30年代的大蕭條後,各國都放棄了金本位,可以利用印鈔機來創造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