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巨大的轟鳴聲傳到了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的耳朵裏,他現在正站在用磨光了的紅色花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成的列寧墓的頂部。列寧墓的頂部是一個檢閱平臺,檢閱平臺兩側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觀禮臺。每逢蘇聯的重大節日或慶典,國家的領導人就會在這裏檢閱遊行隊伍和武裝部隊。
赫斯曼這一次抵達莫斯科的日子正好是1932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於是就被邀請上了紅場列寧墓上的檢閱平臺,和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加里寧等蘇聯的大人物一起檢閱紅軍。
正隆隆駛來的是一個由25輛坦克組成的方陣,那是一種非常高大的坦克,赫斯曼從來沒有見過——兩世人生都沒有見過這種坦克,他的史塔西特務這回也沒有提前發現這種坦克的存在——赫斯曼目測了一下,這種坦克的高度足有三米出頭,擁有兩個疊加在一起的炮塔,看上去非常威風。其中底下的炮塔上安裝的應該是一門45mm的主炮,上面的那個比較小的是個機槍塔,安裝的是一挺7.62mm的機關槍。
25臺這樣的鋼鐵巨獸,發着怒吼,噴着黑煙,在羣衆們的歡呼聲中,隆隆駛來,從列寧墓前通過。
“這是T-24型坦克,戰鬥全重有18.5噸!安裝有1門45mm加農炮,4挺7.62mm機關槍。”
穿着軍大衣戴着大蓋軍帽的斯大林,用非常自豪的語調介紹着紅軍最強大的坦克。他知道,這是德國所沒有的先進武器!
現在德國的優勢在空軍,他們在世界大戰期間就在空中領先,一直保持到現在。但是德國的坦克卻比較落後,《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生產坦克,連農用拖拉機都不能生產(後來雖然放鬆了管制,但是坦克依舊不能生產)。雖然德國人利用他們的衛星國波羅的共和國開設了拖拉機制造廠,從1924年或是1925年開始就祕密研製坦克。
但是全面受到限制的德國還是在這方面遠遠落在了後面,根據紅軍情報部門的報告,目前德國只有一種5噸級的小坦克,而且只是少量生產,用做戰術實驗和訓練,根本沒有戰鬥力。像蘇聯這種將近20噸的鋼鐵巨獸,至少領先德國10年!
“真了不起,18.5噸的坦克,比法國人的夏爾D1坦克還重5.5噸啊!大概只有法國人的B1重型步兵坦克比它更大更沉重吧?”
赫斯曼說着恭維話,心裏面卻忍不住佩服起德國人自己的裝甲兵,他們並沒有什麼先進強大的坦克,法國人在1931年就擁有的坦克,都比他們在1940年使用的要好。但是德國裝甲兵還是用劣勢裝備打出了壓倒性的勝利,彷彿開了掛一樣橫掃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