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哪怕是能說會道的希特勒,一時竟也很難反駁興登堡元帥的遺囑。而且阿道夫·希特勒也非常清楚,這份遺囑根本就不是興登堡口授的,它根本就出自和納粹黨聯合統治德國的容克集團!
而這篇所謂《興登堡遺囑》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阻擋希特勒用合法的手段取得德意志帝國總統的寶座。而且,一勞永逸!
“路德維希,你對我領導國家有什麼不滿嗎?”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希特勒看着赫斯曼,用溫和而真誠的語氣問。
“總理先生,您領導得很好,真的很好!”赫斯曼笑着回答,“您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經濟奇蹟。”
現在是1934年12月,阿道夫·希特勒成爲德國總理差不多有4年了。由赫爾曼·戈林主持制定並且領導實行的“第一個四年計劃”也接近尾聲(從1932年開始)。歷史上的戈林作爲一個空軍司令和帝國元帥,顯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他管理經濟的水平卻讓人刮目相看。
在這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裏,希特勒的統治帶給德國的是隻能用奇蹟來形容的經濟增長。
納粹黨管理經濟的手法和蘇聯類似,偏重於計劃管理而不是市場調節。在1931年希特勒上臺後,德國國會就陸續通過了一系列將經濟由自由轉向計劃的條例,設立了管理德國經濟的最高機關——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和蘇聯國家計委不同,這個德國經濟總委員會並不是個純粹的政府機構,而是一個由德國大公司經理、大銀行家、經濟學家和軍方高層共同參與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
在這個“備戰經濟總參謀部”下,根據1932年通過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和各壟斷組織(就是各種卡特爾)基礎上,重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
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最上級是工業、商業、銀行業、保險業、動力和手工業等6個最高集團;下屬44個經濟集團;它們下面又分350個部門集團;最下一級則是640個專業集團。
而地方調節經濟的機構則是“省經濟廳”(下屬市、區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