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人羣中走出來的正是哲文。理文剛纔沒有認出他是有原因的——哲文髮型變了。清代的中國人都是剃去前半個腦袋上的頭髮,將後半個腦袋上的頭髮梳成辮子,像理文這樣在日本待了近一年的人,大多會用頭巾遮住腦袋。而哲文卻蓄了滿頭黑髮。理文不覺從側面瞅了瞅,哥哥腦後已沒了辮子。
“你腦袋怎麼啦?”
梳辮子是滿族風俗。滿族統治中國後,將自己的風俗強加給漢族。這種強制非常徹底,即所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理文自然對哥哥感到訝異。
“當和尚不就沒事了!”哲文笑了。
滿族信佛,尊敬僧侶,准許和尚剃髮。因此,清初不少大漢民族主義者爲抵抗這種奇異的風俗,便出家當了和尚。不過哲文剪掉辮子後又開始蓄髮,整個腦袋長着三厘米長短的頭髮。他似乎還有點擔心,邊走邊不時摸摸腦袋。
“你真出家了?”理文追問道。
“當然。這不是真和尚頭的聲音嗎!”哲文用拳頭敲了敲腦袋,不辨真假地笑道。
“那……找人起法號了嗎?”
“法號?嗯,有,九曲。”
“哈哈哈!”理文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