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順記有個叫於益生的人。他原本到湖南去收購茶葉,但在武漢附近觀察了下形勢後決定返回上海。太平天國大軍正從武漢東下長江,他就好像被太平軍追趕着向東後退似的。在京口(鎮江),他將自己親身見聞給連維材寫了個報告。老闆這時還在北京,於益生便將信送到上海金順記分店,請他們轉送北京。不過,上海分店接到信後並沒有轉送,連維材已從北京來了通知,說他最近要去上海,於益生的信到達上海,再過五天,連維材就會到來。
基本上,於益生是和望風而逃的官軍共同後退,所以他可以從內部充分觀察到官軍的混亂,他的信可以說,準確描繪了從政府方面所看到的太平軍殺到南京前的情況。
“國朝官員之威信蕩然無存。”信的一開頭是這麼寫的。在這封信中,可以看出一個普通商人的憤慨。看來他曾多次停筆,壓抑着自己要噴射而出的悲憤。下面引用的,就是信的部分內容:
仔細想想,也許所謂的威信從來就不存在。我深深感到,受這些人統治是百姓最大的不幸。原來打算從九江經黃州去漢口,但武漢三鎮已落入太平軍手中,只好回到九江。我跟漢口來往商行無法取得聯繫。我設法想了解理文兄的消息,但漢口已是這樣的狀況,只能乾着急。不過,我想理文兄肯定已到了那裏。九江耀記茶行說漢口宜和號來信中說:“傳聞金順記連理文先生在漢陽。”
太平軍嚴禁其軍兵對一般居民施加任何暴行,這條紀律也得到嚴格遵守,理文先生不會有危險。
據說,太平軍正月初三分水陸兩路從武漢出發。陸路由胡以晃、李開芳、林鳳祥等率領,胡以晃是先鋒。水路是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秦日綱、羅大綱等人指揮。顯然,水路是主力。
天王洪秀全乘的是龍船,和水路軍一起。不過,人們現在都不太提到他,令人覺得好像東王楊秀清纔是首領。天王似乎過於偉大,已被當作神供奉起來。有人說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有人說這是因爲東王實力超過了天王,也有人說是分工不同,天王領導宗教,東王指揮軍事。不管以怎樣偏袒的眼光來看,天王已喪失了軍權,東王是掌握實權的人物。只是,天王的軍權似乎不是被奪走的,而是不知什麼原因自己放棄的,也可能是東王有意弄成這種狀況。
關於太平軍的幹部,一般人瞭解得很多,真有點出人意料。對官府來說,他們是賊軍頭目,官府的消息都帶有片面性,極力宣傳他們殘暴無道。可是,百姓並未受矇騙。關於太平軍的事實真相,已從廣西傳到湖南,又從湖南傳到湖北。因爲這關係到自己的生命財產,一般居民都想盡可能瞭解準確的情況。
沿途居民對官軍的情況反而不瞭解,也許他們本不想了解吧。
“誰來當官都是一個樣!”他們有這麼一種灰心情緒,對更換地方長官或司令官之類的事不關心的程度,令人喫驚,甚至連這些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而天王或東王的名字盡人皆知,甚至大家知道洪秀全是個愛思考的宗教家,楊秀清是個重行動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