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月二十,天王洪秀全進入南京。
經過近十天的準備,曾經瀰漫全城的血腥味終於稀薄了些。每家大門上都貼着寫有“順”字的紙,表示這家裏的人是天國的順民。
城內到處張貼着黃紙和紅紙。
黃紙帶有龍鳳圖邊,是天國的正式文告。這是以楊秀清名義出的,告諭士民要安於生業。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天既生真主以域民,則民自宜傾心而向化。”“胡奴擾亂中國以來,暴虐我黎庶,殘害我生靈。”“聖兵秋毫無犯,羣黎毋庸震懾。”這文告用詞莊重嚴肅,有濃厚的民族主義傾向。
相比之下,紅紙上寫的簡短明瞭,像是口號,令人感到帶有強烈的宗教宣傳色彩,例如:“天王承天父、天兄之命,乃理世人,人人要識天父,歸順天王,同打江山,共享天福!”
翼王石達開是攻城的總指揮,最先進入南京。北王韋昌輝二月十七日才從儀鳳門進城。石達開剛完成城內的掃蕩,立即被叫回長江天王船上參加重要會議。天王乘坐巨型龍船,船首刻有龍頭裝飾,貼金箔,塗絢麗色彩,兩舷各放十多門炮,威風凜凜,儼然帝王的御船。
如何處理南京,是會議的主要議題。
太平天國已經誕生,它的體制在永安大體制定,這以前,太平天國是個到處流動的王朝。定南京爲都是楊秀清的意見。洪秀全自己願作爲太平天國的象徵,不管實際統治工作,會議雖在他面前舉行,但他不想發表意見。東王的意見可以說就是天國的意見。召開會議的目的是貫徹東王的意見,所以,根本沒有徵求其他人意見的氣氛。會上除東王外,雖也有人積極發言,但一般都是附和東王。
龍船會議上,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的,是典水匠唐正財。
唐正財雖是新手,要說對水軍和江南的瞭解程度,卻也無人能及。太平軍若無水軍,打南京是不可想象的,唐正財指揮了水軍,所以他在軍中地位立時變得極其顯要,他的發言權當然也隨之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