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海小東門內,有家叫“斯文堂”的老書店。店主魏啓剛年近八十,已經不怎麼露面了。店堂後面的賬房裏,常有個高雅的中年婦女在桌前工作。
斯文堂的隔壁,就是金順記。金順記總店在廈門。鴉片戰爭前,它在上海設了分店。不過,當時店址在便於帆船裝卸貨物的河岸邊。戰後上海開放爲對外貿易商埠,英國設了租界,上海金順記也被劃入租界內。
連維材把店面讓給了英國人哈利·維多。維多畢業於馬六甲英華學堂,會說中國話,曾在英國墨慈商會工作。連維材自己又在斯文堂隔壁開了金順記新店。
斯文堂與金順記表面各自營業,其實低下是一體的。斯文堂的出資人是連維材,魏啓剛把店鋪委託給了連維材。除經售中國古典書籍外,魏啓剛還希望這書店今後能售賣外國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類書籍,他二人很有共鳴。
上海金順記負責人是溫章。連維材從北京到上海,他打開剛剛由福州琉球館轉送來的三兒子哲文的信。
“我現在並不是在琉球寫這封信。”
不是在琉球,那就說明在鹿兒島。哲文畢竟是藝術家,在報告商業上的事情後,突然變了話題。
“日本很快也會鬧騰起來了。”
哲文報告中提到,美國艦隊司令佩裏作爲遣日使,攜菲爾摩亞總統國書,率四艘軍艦正開往日本。連維材早已知道了這一情況。對於在上海與對外貿易有關係的人來說,這已不是新聞。不僅如此,俄國遠東艦隊司令普察金也將同樣率軍艦去日本。
“外國對日本的活動,看來我們在上海的人比在日本的哲文還要清楚啊。”溫章坐在連維材面前,他剛從維多商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