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這樣,這個原本要到遼東去當炮灰的二百人長,搖身一變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草頭王。
竇建德或許從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對於潛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能量,他一定也會感到震驚。而此時的竇建德更不敢想象的是——短短几年後,他就將擁兵割地,稱霸一方,並與天下羣雄一起逐鹿中原!
竇建德的成長史告訴我們:雖然時勢可以造英雄,但是要想成爲英雄,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須扔掉手中的那塊雞肋。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隋帝國的一百多萬遠征軍在涿郡完成了集結,同時就位的運輸和後勤人員數量是士兵的兩倍。
楊廣將一百多萬士兵分成左右各十二軍,每軍設大將、次將各一人;每軍之中,騎兵分成四團,每團十隊,每隊一百人;步兵也分爲四團,每團二十隊,每隊一百人;重裝備部隊和普通步卒也各有建制;所有步騎兵團每團各設偏將一人。遠征軍中,各團的頭盔鎧甲、帽穗馬纓、旗幟旌幡的顏色各不相同,而前進、後退、行軍、紮營都有統一的號令。
正月初三,楊廣親自率領這支空前龐大的遠征軍,從薊城(涿郡郡治,今北京)正式開拔。第一軍出發後,每日派遣一軍,每兩軍相距四十里,依次出發,魚貫前進。整整用了四十天,大軍纔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綿延長達九百六十里。此外,楊廣直屬的十二禁軍,朝廷的三臺、五省、九寺的隨駕官員,也緊跟在大軍後面出發,連綿亦達八十里,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楊廣本以爲,投入如此浩大的兵力,一定可以輕而易舉地踏平高麗。然而,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先是在三月,楊廣親率陸軍進抵遼東城(今遼寧朝陽市),卻長達數月久攻不克。同時,右翊(yì)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水軍渡海攻擊,一開始進展順利,甚至一度攻進了平壤,不料卻在城中遭遇伏擊,四萬精銳盡喪,僅剩數千殘兵脫逃。眼看陸、海兩路接連失利,楊廣不得不改變戰略,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率三十餘萬大軍繞過遼東,直搗平壤。可是,當大軍進抵平壤三十里處時,卻又因爲戰線太長、糧草不繼再次陷入困境。
同年七月,缺乏給養的宇文述被迫引兵西還,高麗軍隊迅速出城追擊。當隋軍撤至薩水(今清川江)時,高麗軍隊趁其渡河之際發起進攻,大破隋軍。最後,宇文述狼狽逃回遼東,三十餘萬大軍僅剩二千七百人,幾近全軍覆沒,同時丟失的武器、裝備、輜重更是不可勝數。來護兒風聞陸軍大敗,也慌忙起錨,連夜率艦隊撤回東萊(今山東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