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突厥人不敢貿然進攻內城,也不甘心就此離去,於是一邊在外城繼續劫掠,一邊仍舊對內城虎視眈眈。
李淵登上東南城樓,發現突厥兵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往來馳騁、人員分散,於是命部將王康達等人率一千餘人潛行至外城北門處設伏,準備襲擊突厥散兵,一方面劫掠一些馬匹,一方面做一些戰略試探。
但是王康達的行動失敗了。他們剛一動手就被突厥兵團團包圍,一千多人大部分戰死,王康達陣亡,只有一百多人逃了回來。軍民頓時大爲恐懼,於是把怨氣全都集中到“勾結突厥”的王威和高君雅身上。李淵順勢將王、高二人當衆斬首,既平息衆怒,又徹底根除了這兩個心腹之患。
城中的軍隊本來就不多,現在又損失了一千人,看來硬打是不行了,而且這出空城計也唱不了多久。李淵隨即又設下一個疑兵計,命部隊在夜色掩護下潛出城外,然後第二天凌晨再旌旗招展、鉦鼓齊鳴地從另一個方向進城。
突厥人一看就慌神了,看上去這是一支援兵,而且人數還不少!滿腹狐疑的突厥人又逗留了兩天,卻一直不敢進攻,最終在外城飽掠一番後引兵北去。
晉陽雖然暫時解圍了,但是對即將起兵的李淵來說,北方的突厥人始終是他背後的一個巨大威脅。萬一他揮師長安,突厥人趁勢進犯太原,那無疑會使他陷入腹背受敵、進退失據的困境。所以,必須暫時向突厥人低頭,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李淵親自給始畢可汗寫了一封辭意謙恭的信,說:“當今隋國喪亂,蒼生困窮,若不救濟,終爲上天所責。我今大舉義兵,欲安定天下,遠迎君上還都,恢復與突厥和親,就像開皇時代一樣。如果能與我一同出兵南下,希望不要侵害百姓,金錢玉帛,皆爲可汗所有;如果因爲路途遙遠不能南下,只願和親,也可坐享豐厚的財物。該怎麼做,任憑可汗選擇。”
寫完後,李淵在信封上用了“某某啓”的字樣,以示謙卑。負責送信的官員看了那個“啓”字覺得很不舒服,建議多給突厥人送一些財物,然後把“啓”改爲“書”。
李淵聽了,大笑說:“這事你就不懂了,古人云:‘屈於一人之下,伸於萬人之上!’況且‘啓’字又不值錢,你連錢都捨得多給,還捨不得這一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