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桑顯和功敗垂成並且損兵折將無數,令屈突通大爲懊喪。前面的去路被堵,後面的根據地被圍,屈突通徹底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境。
他意識到長安的陷落已經不可避免,而隋王朝覆滅的日子也已經屈指可數了。可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既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也無力扶大廈之將傾。屈突通感到了絕望。
隨後的日子,義軍不斷遣使勸其歸降。屈突通仰天慟哭,說:“吾蒙國厚恩,歷事兩主,受人厚祿,安可逃難?唯有一死而已!”那段時間,他經常摩挲自己的脖頸,慨然長嘆道:“當爲國家受人一刀耳!”(《舊唐書?屈突通傳》)李淵多次招降不果,最後找到了屈突通的一個家童,命他前去勸降。結果那人不但沒有說服屈突通,反而被他一刀砍了。
當一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倒塌的時候,任何試圖阻擋的個人努力都註定是微弱的、渺小的,甚至是徒勞的。然而,當一箇舊王朝業已分崩離析、人人自求富貴唯恐不及的時候,屈突通在絕境中所表現出的堅定與忠誠卻無疑是難能可貴、令人欽佩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屈突通不愧是隋朝的忠臣。
然而,我們後面就將看到,即便是這樣的忠臣,即便一直在努力和掙扎,短短三個月後,屈突通還是無可奈何地歸降了李淵。
也許這就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也許這就叫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在隋末的歷史大舞臺上,在競逐“隋鹿”的四方羣雄中,李淵絕對可以稱得上天之驕子。
因爲他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