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密當了一個多月的光祿卿,感覺自己的人生很失敗。
想自己好歹也是牛角掛過書、瓦崗稱過孤的,論學識,論事功,這李唐朝廷的袞袞諸公能有幾個出其右者?可如今卻淪落到替人置辦酒菜的地步,真是衰透了。
幾天前朝廷舉辦了一場大型宴會,李密職責所在,不得不忙裏忙外地張羅。那幾天李密心頭的怒火真是躥得比御膳房的爐火還高。
宴會散後,李密跟王伯當大發牢騷。當時王伯當已經被任命爲左武衛大將軍,可他對這個職務同樣也不滿意,於是慫恿李密說:“天下事都在您的掌握之中。而今東海公徐世勣在黎陽,襄陽公張善相在羅口(今河南鞏縣西南),河南兵馬猶在,何苦再待在這裏!”
李密遂下定決心叛唐,離開長安再展宏圖。他向李淵上奏說:“臣虛蒙榮寵,安坐京師,無所報效;山東豪傑多爲臣之舊部,請讓臣前往收撫。憑藉我大唐國威,取王世充就像從地上拾一根草!”
李淵也正有此意,當即首肯,但是羣臣卻紛紛勸諫說:“李密性情狡猾,很容易謀反,如今派他前往,就像投魚入水、縱虎歸山,肯定是不會回來了!”
李淵笑着說:“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縱使他叛我而去,也不過像‘蒿箭射入蒿草’(隋唐民諺,指無用的蒿草製成有用的箭,但沒入草中復歸無用)。更何況,讓他和王世充鷸蚌相爭,我們正可坐收漁翁之利。”
十二月一日,李淵親自設宴爲李密等人餞行。同行的人有李密原來的幕僚賈閏甫。李淵把他們親切地叫到身邊來坐,還給他們夾菜,向他們敬酒,說:“我們三人同飲此杯,以明同心。希望你們好好建立功名,不辜負朕之期望。大丈夫一言既出,千金不換。確實有人堅決反對讓老弟前往,可朕以一顆赤心對待老弟,任何人都無法挑撥離間!”
李密和賈閏甫叩頭拜謝。李淵隨即又命王伯當擔任李密副手,一同啓程。
李淵雖然在羣臣和李密面前表現得十分坦然,可實際上他也是有顧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