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幹兵變的幕後黑手 (第1/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月二十四日,楊文幹兵變爆發。消息傳到仁智宮,李淵勃然大怒,同時也感到極度的傷心和失望。因爲楊文幹的行動等於自動承認了他與太子串通謀反的事實。聯繫此前爾朱煥等人的告發,整個事件已經真相大白,似乎沒必要再尋找什麼證據了,李淵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所有這一切的幕後主使不是別人,正是太子李建成。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李淵的難過自不待言。廢立太子看來是勢在必行了,可眼下的當務之急卻是如何把叛亂消滅在萌芽狀態。次日,李淵立刻派遣左武衛將軍錢九隴,會同靈州(今寧夏靈武市)都督楊師道出兵討伐楊文幹。
二十六日,也就是楊文幹起兵的第三天,李淵召見了李世民。
李淵首先詢問他對當前形勢的看法。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說:“楊文幹這個豎子,竟敢如此狂逆!兒臣以爲,他很快就會被自己的部將所殺,即便不會,派遣一個普通將領也足以將他討平。”
李淵搖了搖頭,說:“不然。文幹事連建成,恐應之者衆。你應該親自出徵,回來後就立你爲太子。但是,我不能效法隋文帝害死自己的兒子,所以,應該給建成留條後路,封他爲蜀王。蜀地狹小,蜀兵脆弱,將來建成若能服從你,你就要保全他的性命;若不服從,你要制伏他也易如反掌。”
至此,整個太子謀反事件最大的獲益者就站在我們面前了。
他就是秦王李世民。
楊文幹兵變最終促使李淵下定決心——廢黜太子,改立秦王。
那麼,李世民在這次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在背後都做了些什麼?
要弄清這一點,首先必須研究一個問題:李建成有沒有可能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