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鬥爭,李淵主動退位 (第2/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李淵同時還給李瑗配備了一個副手。
他就是猛將王君廓。
就跟早先把猛人李靖配給趙郡王李孝恭、把老將史萬寶配給淮陽王李道玄一樣,這是李淵馭下的慣用招式。可是,這一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親王和副將雙贏,如功成名就的李孝恭和李靖;用得不好,不懂軍事的親王就會被沙場老手玩得很慘,比如那個年紀輕輕的淮陽王李道玄,可以說是間接死在了老將史萬寶的手上。
而眼下的李瑗呢?
他的運氣更差,不但始終被王君廓玩得團團轉,無端背了個大逆不道的謀反罪名,而且最後還死在了王君廓的刀下,用自己的皇族鮮血染紅了副將頭頂的烏紗。
李瑗固然很不幸,可他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不僅僅是因爲他缺乏軍事才能,還因爲他站錯了政治隊列——他是前太子李建成的死黨。
在李建成跟李世民死磕的那陣子,早就暗中把李瑗結爲外援,就像李世民以洛陽的溫大雅和張亮爲外援一樣。
然而,站錯了隊其實也不要緊,只要在李建成死後及時把屁股挪到李世民這邊就沒事了。因爲李世民在政變之後也確實給他們這些建成死黨提供了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只要像薛萬徹、魏徵他們那樣“迷途知返”,李世民肯定都是既往不咎的。可問題在於,這個李瑗偏偏連這點最起碼的政治頭腦也沒有。
就在李世民派出通事舍人崔敦禮前往幽州召他回朝的時候,李瑗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以爲李世民是要拿他回去問罪的,當即嚇得面無人色,惶惶不可終日。
而這一切都被王君廓看在了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