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被遺棄的太上皇 (第2/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常理,當前任皇帝仍然在世的時候,這種話幾乎是不可能從一個現任皇帝的口中說出來的。然而,李世民還是理直氣壯地把它們說出來了。
這裏的每一個字都力重千鈞,足以把李淵原本就抑鬱寡歡的精神徹底壓垮。
李淵很清楚,當年自己不但沒有按照李世民的意願廢黜李建成,改立他爲太子,而且還對他極力打壓,甚至差點終結了他的政治生命,這一切一直讓李世民耿耿於懷。
儘管事情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可李世民始終沒有原諒他。此刻李世民之所以拿裴寂大做文章,還替劉文靜平反,並且公然把武德政治塗抹得一團漆黑,貶低得一無是處,除了出於一定程度的報復心理之外,其主要目的就是給他施加壓力,並且向他發出強烈的暗示——讓他主動遷出太極宮。
看來,自己是沒有理由繼續待在這座象徵着權力和尊嚴的太極宮中了。
李淵無奈而悲涼地想,既然遲早要被人“請”出去,那還不如識相一點,主動滾蛋,免得到時候大家難堪。
貞觀三年四月,也就是裴寂死後不久,太上皇李淵終於“主動”提出,願意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表面上的遷居理由是這樣的:“高祖以弘義宮有山林勝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宮。”(《唐會要》卷三十)
衆所周知,弘義宮就是李世民當年的秦王府,無論建築規格、佔地面積還是庭苑規模都遠遠不及太極宮,甚至遠不及東宮,說高祖“雅好之”,願意主動搬過去住,恐怕難以令人信服。尤其是剛剛發生了那麼多事情,高祖就主動要求遷居,這恐怕也並不是巧合。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經過這一系列事件後,李世民總算達成了他夢寐以求的目標,終於可以冠冕堂皇、順理成章地入主太極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