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業兵變 (第1/10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684年陰曆九月初六,武后宣佈改元光宅,大赦天下,將東都洛陽改稱神都,將洛陽宮改稱太初宮,並且將所有旗幟旌幡全部改成了鮮豔奪目的金黃色;同時,中央各級政府機構和官職名稱也全部都更換一新:
尚書省——文昌臺;中書省——鳳閣;門下省——鸞臺;左僕射——文昌左相;右僕射——文昌右相;中書令——內史;侍中——納言;吏部——天官;戶部——地官;禮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
此外,御史臺改爲左肅政臺,並增設右肅政臺,以左肅政臺監察中央,以右肅政臺監察地方,從而加強了對全國各州的掌控;與此同時,其他中央機構如“省、寺、監、率”等,也全部易名。
這是自龍朔二年(公元662年)以來,武后對中央機構和官職名稱所做的第二次改弦更張。大唐臣民再度陷入了一片眼花繚亂之中。許多人百思不解,不知道武后爲何如此熱衷於玩弄文字遊戲。而且沒有人料到,在未來的日子裏,武后還將在世人詫異的目光中樂此不疲地改文字,改名字,改年號……
然而,這絕不僅僅是文字遊戲。如果說龍朔二年的更換官稱是武后正式踏上權力之路的一聲開道鑼鼓,那麼這一次改弦易幟無疑是武后意欲改朝換代的先聲嚆矢。再打個比方,假如女皇武曌的一生是一部傳奇大書,那麼所有那些深深帶着她個人烙印的文字、官稱、年號,就相當於這部書的封面和目錄。
它們華麗,典雅,意味深長,引人入勝,既搖曳多姿又凝然厚重,既端莊肅穆又風情萬種……
不先讀懂它們,我們就讀不懂女皇武曌。
緊接着這次規模宏大的改弦易幟之後,武后不等朝野上下回過神來,再度做出了一個令人心驚肉跳的舉動——授意她的侄子,時任禮部尚書的武承嗣上表,奏請追封祖先爵位,並建立“武氏七廟”。
按照禮制規定,只有皇帝纔有資格建立“七廟”(祭祀七代祖先的宗廟),如今武后竟然作出如此明目張膽的僭越之舉,到底是何居心?
面對武后越來越出格的舉動,首席宰相裴炎終於忍無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