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登場 (第1/5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宗李顯死後的那些日子,假如那個曾望見“帝王氣”的風水師再度駐足隆慶池,肯定會驚訝地發現,相王五子宅第上空的帝王氣正愈積愈濃。如果更仔細地觀察,他肯定還會發現,那股龍氣正準確地聚集在其中一位親王的宅邸上空。
這個親王就是李隆基。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於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於東都洛陽,生母是相王的側妃竇氏。他出生的前一年,李旦剛剛被武曌推上傀儡皇帝的位子。李隆基六歲時,武曌以周代唐,正式登上女皇寶座,李旦被降爲皇嗣,並受到嚴密監管。以當時李旦所處的政治境況而言,加之李隆基的“庶出”身份和相對靠後的出生順位,絕對沒有人想到,這個孩子日後竟然會當上皇帝;更不會有人想到,他將終結一個“牝雞司晨”的時代,並且最終締造一箇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史稱李隆基聰明穎悟,多才多藝,尤其在音樂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除了才藝出衆,相貌堂堂之外,李隆基身上很早就顯露出了一種英武果敢的王霸之氣。據說他從小就崇拜漢末梟雄曹操,因而宮人都稱呼他爲“阿瞞”(曹操小名)。此外,史書還記載了他童年時代的一個故事,頗能表明他的與衆不同之處。
這個故事發生在他七歲那年。有一次,李隆基帶着一隊衣甲鮮明的侍衛入朝,要去覲見祖母武曌,剛好在宮門口碰見正在當值的金吾將軍武懿宗。武懿宗是武曌的族侄,一貫恃寵驕橫,看見李隆基小小年紀卻派頭十足,就想殺一殺他的威風,於是上前大聲喝斥,並動手驅趕他的侍衛和儀仗。就在隨從們不知所措之際,李隆基卻鎮定自若地走到武懿宗面前,突然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吾家朝堂,幹汝何事?敢迫吾騎從!”(《舊唐書·玄宗本紀》)
武懿宗萬萬沒想到,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孩竟然有如此震人心魄的威嚴和霸氣,竟當場愣在那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眼睜睜地看着李隆基和他的侍衛隊揚長而去。武曌聽說這件事後,驚訝於這個孫兒小小年紀卻有如此過人的膽色,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特加寵異之”。
李隆基這種剛毅果敢的性格,和他父親李旦謙柔沖淡的性情恰好相反,和祖父李治也完全不同,倒是和曾祖父李世民、祖母武曌頗有幾分相似。也許這樣的秉性,就註定了他日後會有一番經天緯地的宏大作爲。
在李隆基的青少年時代,帝國的政治高層風雲變幻,朝堂上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激烈的權力鬥爭,而他父親李旦身爲皇嗣,更是長期處於各種政治鬥爭的旋渦中,幾度險遭毒手。李隆基九歲那年,他的生母竇德妃就因遭到宮人陷害而被武曌暗殺,死後連屍骨都找不到。這樣的環境和人生遭遇,無疑讓他過早地體驗了政治的可怕和殘酷,但是與此同時,也將他的性格磨礪得更爲沉毅和堅忍。
隨着李隆基的日漸成長,帝國政局越發動盪不安。他二十一歲那年,神龍政變爆發,實行鐵腕統治的祖母武曌被趕下了臺,武周王朝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沒過多久,功高權重的五大臣又被強勢崛起的武三思徹底整垮,並且一一迫害至死;緊接着,太子李重俊又發動了一場政變,誅殺了武三思,卻又因決心和行動不徹底而功虧一簣,事敗被殺;到了李隆基二十六歲這一年,中宗李顯又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駕崩,死因異常蹊蹺,而韋后一黨則迅速擁立少帝李重茂,並一舉攫取了朝政大權……如此種種,無不讓李隆基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