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明宰相與糊塗天子 (第1/5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泌的離世是德宗的損失,更是帝國的莫大損失。
不過,德宗是幸運的。因爲上天除了李泌之外,還給他準備了另一位賢明的宰相。
他就是陸贄。
早在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也就是德宗流亡奉天期間,陸贄就以一個普通翰林學士的身份擔起了一個宰相的職責。當時,朝廷的許多大政方針都出自陸贄的籌劃,德宗也對他言聽計從,《罪己詔》的頒佈即是其中典型一例。
所以,當時的陸贄普遍被人譽爲“內相”。
但是,諸藩之亂平定後,德宗卻有意無意地疏遠了陸贄。
因爲陸贄爲人率直,言辭總是過於激切,經常讓德宗很不爽。每次陸贄進言,德宗都會感到寶貴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此外,一幫嫉賢妒能的朝臣也時常在天子耳邊嚶嚶嗡嗡,編排陸贄的不是。因此,即便陸贄德才兼備、人望頗高,卻始終與宰相之位無緣。
李泌去世後,戶部侍郎竇參、太常卿董晉繼任宰相。竇參爲人剛愎自用,凡事獨斷專行,而董晉卻是個唯唯諾諾的老好人,朝政大權自然都落到了竇參一個人手裏。竇參不僅專權,而且還縱容一幫親信貪污納賄。德宗屢屢警告,可他卻置若罔聞。德宗忍無可忍,只好在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四月將其罷黜。
竇參一貶,朝堂上就只剩下董晉這個形同虛設的宰相了。要想讓帝國朝政儘快回到正軌,清除竇參留下的惡劣影響,就必須物色一個剛正賢明、德高望重的人來當首席宰相。
直到此刻,德宗纔想起了與他共過患難的陸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