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瘋狂奔馳的烈馬(下) (第1/8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彰義鎮(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縣)原本是李希烈的淮寧鎮,又稱淮西鎮,於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正月更名彰義。這塊地方在當年的諸藩之亂中本來就是個重災區,不但是叛亂諸藩中最後一個平定的,而且平定得極爲勉強,其節度使吳少誠就是在多次內訌和兵變中上臺的,朝廷只不過是承認了他,從而弭兵消禍、息事寧人而已。
貞元十四年九月,吳少誠悍然出兵劫掠了淮南鎮的壽州(今安徽壽縣)、霍山(今安徽霍山縣)兩地,斬殺守將謝洋,並將其方圓五十餘里地據爲己有。
還沒等朝廷作出反應,貞元十五年三月,吳少誠又發兵攻擊隸屬於山南東道的唐州(今河南沁陽縣),斬殺監軍宦官邵國朝、守將張嘉瑜,擄掠百姓千餘人而去。
同年八月,陳許(治所許州,今河南許昌市)節度使曲環卒,吳少誠又趁機縱兵大掠陳許鎮的臨潁(今河南臨潁縣)、陳州(今河南淮陽縣),令中原士民惶惶不可終日……
前些年,宣武鎮雖然麻煩不斷,但都只是內亂,並未波及相鄰藩鎮的轄區。而眼下,吳少誠擺明了就是想通過武力擴張地盤,鯨吞相鄰藩鎮的轄區,其勃勃野心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李希烈,其行爲也已經構成了赤裸裸的叛亂。
德宗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任命陳州刺史上官涗爲陳許留後,命他不惜一切代價遏住吳少誠的兵鋒。上官涗隨即派將領王令忠率三千人阻擊吳少誠,不料反而中了埋伏,三千將士全部被俘。
九月,吳少誠乘勝進圍許州。
上官涗大爲惶恐,準備棄城而逃。部將劉昌裔極力勸阻,說:“城中的兵力足以對付吳少誠,只要我們緊閉城門,不與之交戰,過不了幾天,其氣勢必然衰竭。而我們則以逸待勞,到時候伺機出兵,一定可以破敵。”
上官涗聞言,總算穩住了心神,打消了逃跑的念頭,但卻始終鼓不起禦敵的勇氣,只好把守城之責全盤交給了劉昌裔。
從上官涗的表現,我們不難看出德宗識人用人的水平。如果許州城裏沒有這個叫劉昌裔的普通將領,吳少誠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許州,然後吞併陳許,進而威脅東都。倘若如此,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