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獨大的朝堂 (第1/6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從裴度和元稹罷相,李逢吉便在朝中一人獨大,其地位已無人可以撼動。於是,朝臣中的識時務者紛紛投靠,很快就在李大人周圍結成了一個陣容強大的死黨。
這個死黨以李逢吉的侄子李仲言爲首,麾下有張又新、李續之、張權輿等人,號稱“八關十六子”。所謂“八關”,是說李仲言等八人是這個死黨的核心層,若有人想求李逢吉辦事,必須先賄賂他們,相當於八道關卡;李仲言等八人另外還有八個手下,所以統稱“十六子”。
面對權勢熏天的李逢吉一黨,多數朝臣都不敢招惹,只求潔身自好。但是,總有那麼一兩個剛直不阿的人,始終不買李逢吉的賬。
比如翰林學士李紳。
自中唐以後,翰林學士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很多宰相都是從這個位子提拔上來的,所以中晚唐的翰林學士常有“內相”之稱,最典型的就是德宗時代的賢相陸贄。
當初穆宗在位時,李紳就深受天子信任,每逢穆宗跟他討論朝政,他都會不失時機地貶抑李逢吉。此外,凡是李逢吉有奏表遞進宮中,只要讓李紳看到了,通常都會利用自己的“內相”職權,不動聲色地將其否決掉。
對於這樣一個處處跟自己叫板的人,李逢吉自然是恨得牙癢。所以早在去年冬,他就曾精心做了一個局,要把李紳扳倒。
那是長慶三年九月,御史中丞一職出缺,穆宗讓李逢吉推薦人選。李逢吉二話不說就推薦了李紳。他的理由是,李紳秉性正直,爲官清廉,正是肅清政風、維護朝廷綱紀的不二人選。
穆宗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即批准。
此時的穆宗當然不會想到,李逢吉這是在給李紳下套。他把李紳支到御史臺,目的就是要看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