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二三四五六七……”
冬日裏天亮的晚,天還是黑的,老爹的舊窯洞院裏就熱鬧起來,院裏點着好盞燈,還生了幾盆火加強光線。這個時候老爹也不再心疼燈油費錢了。
黎明的院子裏,擺滿了一籠籠剛蒸好的黃饃饃。
趙叔王叔兩個府兵,還有柯小八柯十三兩個後生,以及柯山柯五兩個張超門下大弟子,連上老爹和張超,八個人都不停的忙碌着。
昨天一整天,他們八個都在爲今天早上做準備。
拉着石碾子給糜子去殼,用石磨把糜子磨成麪粉。然後是篩面和麪揉麪,把紅豆、紅棗蒸熟,最後做成豆沙棗泥餡。等到面發酵好了,又忙着做成饃饃。
一石糜子,加酵頭加水和麪,再加上豆沙棗泥,差不多最後就做出了兩石的饃饃。
這裏的一石是容積單位,一石等於十鬥,一斗十升。唐朝一升等於三小升,而一小升只有二百毫升。因此這一大升也只有六百毫升而已,糜子的密度和麪粉差不多,一升糜子約五百二十克左右。
張超心裏一換算,這大唐的一升糜子面,只有三百一十二克。而大唐一斤十六兩,約六百八十克,平均一兩隻有四十二點五克。實際上,一升糜子面,若換成重量單位,只有七兩多一點點。
兩石的劑子,張超最後做出了兩千個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