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說張三郎回灞上去了?”
李世民從宮裏回來,手捧着新一章的資治通鑑。一章內容很快就看完了,沒的看了的李世民無奈的放下。這個張三,最近新章寫的越來越慢了,原先還很努力,很快寫出了周紀秦紀七捲了,可寫到漢紀後,就慢了起來,好久纔等到一個新章節。
都寫的這麼慢了,這張三居然還跑灞上鄉下去了。
“聽說張三回去安排種桑備耕呢。”房玄齡最近跟張超打的挺熟,藉着同在翰林院裏編字典修書的機會,不時的跟張超接頭談話。“張三去年在灞上買下了一萬多畝荒溝坡,花了不少錢請了許多鄉民給他修壩,還把溝兩邊的荒坡開出來上千畝的梯田,據說今年要在那荒坡上種樹種菜,養雞養鴨,嗯,還要種千畝水稻,再過個幾年,據他說能開出起碼三千畝水稻田。那溝裏修上壩蓄上水之後,還要種蓮藕養魚養鴨子。”
李世民聽了大爲驚訝。
“一萬多畝的荒溝,能開出三千畝種稻子的水田?”
李世民雖然年紀,而且這些年主要是帶兵打仗,可對農事也並不是完全陌生的。他相當清楚,荒溝變成水稻田,這得有多麼的令人驚奇。如果這些是事實,那就太了不起了。長安周邊這樣的荒溝可不算少,要知道,長安四面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匯入長安,所謂八水繞長安,這還只是八條主要的河流,還有許多支流呢。
不少的河流上游或者支流,都是如灞上洗澡溝這種荒溝荒坡。如今,這樣的荒溝坡,居然能變成米糧川,豈不驚奇,這是筆巨大的財富啊。
大唐定都關中,可關中只有一塊平原,人口衆多,使得關中糧食每年都得靠外輸入大批。一旦出現意外,長安就得斷糧,這對於大唐來說,是個極大的隱患。
連當初隋朝開皇之時,都發生過好幾次因關中災害欠收,而導致皇帝得帶着軍隊和百官去東都就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