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是張超的這種方法,能夠推廣開來,把荒溝荒坡,變成產糧田,那可是能增加許多糧食的。關中自產一斗糧,都當的上從東南起運的一石糧了。
“張三這種方式,能夠推廣開來嗎?”李世民問。
“我瞭解過一些,如果是朝廷推廣,還是比較難的。因爲這前期投入得很多,而且張三開發這洗澡溝,也並不全靠種糧來回本。他似乎是搞的很複雜的一套,坡上挖土修壩,平整坡地開梯田,溝裏取泥肥田,然後攔壩蓄水,河裏種藕養魚養魚,坡上種果樹養雞養豬。種桑樹養蠶,養蠶織絲。這蠶沙餵魚,魚能賣又能養鴨。雞糞鴨糞又能養魚,到了冬天,清河泥又能肥田肥樹……果樹收果子賣錢,稻田收稻子賣錢,菜地收菜賣錢,雞鴨魚豬等也能賣錢。”
“而且張家自己有熟食坊等,他們家自己養的這些雞鴨魚豬等,自己都能加工再出售了,總之,他這萬畝溝坡,利用的很足。甚至修的水壩邊還建水力磨坊、碾坊,連那水都沒放過。一般人,連這套聽都聽暈了,更別說把他弄到一起了。”
“你覺得張三這套墾荒種植養殖方式能成嗎?”李世民問。
這一套確實有些繞,很複雜,但他覺得應當是有用的,要不然,張超這麼聰明的人不會辦不用的事情。
“我覺得能成,張超有錢,因此前期買溝坡,請人修壩開堤田種樹這些都不是問題,也有錢買雞崽鴨崽豬崽魚苗,他有錢投入。他家在長安有熟食鋪有酒樓,因此種出的菜也好,養出的雞鴨鵝,豬羊都不愁銷,種出的水稻更不用愁銷了,長安的大米可是賣的很貴的。”
“這麼說來,張超確實不會虧本,還很賺錢。”
李世民也稍搞明白了張超的套路,可是別人想學他卻有些難了。一來是前期投入太大,修壩開梯田,需要很多人力物力,這還不是說開墾一塊就能種一塊的,得是整體的規劃。
而一般真正有錢人,又寧願更直接簡單的去收購現有田地,並不願意這麼費力的去開荒。或者他們有錢直接去做生意,去放貸收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