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荒淫第一主 (第1/9頁)
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子業,劉宋皇朝的前廢帝。之所以被史家稱之爲“前廢帝”,因爲劉宋皇朝有兩個廢帝,他是第一個。十六歲登基,十七歲被殺,短短一年零六個月的時間,壞事做絕。史家評他“罪孽,紂王不及萬分之一;荒淫,昌邑王不及毫釐。”紂王寵信妲己,殘害大臣,窮兵黷武,是昏主的典範;而昌邑王,據霍光講“受璽二十七日,所做壞事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兩位昏聵君主加在一起,也不如劉子業罪孽深重。他到底做過什麼,讓史家對其如此憎惡?
壹 魯昭不戚
劉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劉駿的嫡長子,母親王憲嫄出自琅琊王氏,門第顯赫,江南第一高門。照理說,劉子業是富貴堆裏滾出來的,大福大貴,不會受到一點點委屈。然而劉子業不僅經受過痛苦煎熬,甚至經歷過生死考驗。
元嘉三十年,劉子業剛過五歲,大伯父劉劭弒殺宋文帝搶奪皇位。劉駿在江州起兵討伐。留在京都建康的劉子業和五叔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被劉劭囚禁在中書下省,關押了起來。
劉駿的軍隊節節獲勝,劉劭幾次想把劉子業殺掉,最後忍住了,希望作爲最後一道擋箭牌。劉義恭欺騙劉劭單馬出城投奔劉駿。劉劭兇性大發,下令將他的12個兒子全部殺死。手執利刃、全副武裝的甲士拖走哭天喊地的皇室子弟們的情景刺激着劉子業幼小的心靈。他痛苦地蜷曲身子,縮在角落裏,驚恐地注視着殺氣騰騰的甲兵。在最恐懼的一個多月裏,沒有一個人來關心,父親、母親、叔伯、姑姑……
五歲孩童的身心受到摧殘。逆境中成長的人性格堅強,刀光劍影的殺戮使童年劉子業懂得一個道理,骨肉親情不可靠,刀劍是解決矛盾的唯一手段。
皇后兒子、排名最長、高貴的門第,劉子業理所當然成爲劉宋皇朝的太子。太子做得不順心。劉駿寵愛殷淑妃,自然冷落王憲嫄母子。殷淑妃死後,劉駿把愛轉化爲對殷淑妃兒子劉子鸞的撫愛,愈加加深劉子業性格中對親情的冷漠。南朝社會風氣奢靡,放縱墮落。世人不關心人的品質,只計較門第和文化素質。劉駿忽略了對未來皇帝的道德教育,只關心太子的詩文造詣和文化修養。
劉子業是個愛讀書的孩子,寫文章頗有文采。最喜好讀歷史書,喜歡和別人談論歷史故事。十三歲時,在皇宮崇正殿講讀《孝經》,有模有樣。知識有時會成爲雙刃劍,不求甚解,只看表面故事,得出的結論常常帶有偏激的傾向。豪氣沖天卻不善於思考,想不到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勇氣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質,但勇氣不能變成蠻幹,治理國家做事業更不能只有匹夫之勇。
史家對劉子業相貌的描繪逼真形象:“蜂目鳥喙,長頸銳下。”眼睛像蜂,眼球凸出,鳥嘴,長長的脖子尖下巴。這種人相書上講,屬於兇人系列。劉子業性情急躁,不沉穩。劉駿相當不滿意,幾次三番訓誡。西巡途中接到過劉子業一封書信,字跡不工整,有些潦草。劉駿很惱火,大加訓斥,劉子業趕緊謝罪。劉駿對他說:“書寫不長進只是一條。我聽說你平時做事懈怠,越來越急躁粗暴,怎麼頑劣到這種地步!”
做人要有平常心。心靜,思慮才能深遠,考慮問題纔會全面深入。性格急躁,行事粗魯最應該避免,何況君臨天下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