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魏馮太后 (第6/12頁)
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宋王朝土地私有,建國初期不允許“封錮山澤”,到了孝武帝劉駿時代,完全放開了,土地自由買賣,愛怎麼搞怎麼搞。隨着江南的繁榮,傳統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南北朝時代,南方經濟較北方發達。
土地國有好,還是私有好?秦國的商鞅給出了答案。“廢井田,開阡陌”,也就等於廢除土地國有。對土地極度渴望的民衆使秦國成爲戰國七雄之一,最終統一中國。
然而,當土地得不到擴張的時候,一個土地私有的帝國將面臨極大的困境。秦末、兩漢末,以及南朝末年。人口不斷增長,土地不斷兼併,很多人喫不上飯。除非你去發動戰爭,侵略別的國家。
中國地理形勢決定難以擴張,北有草原和森林;南有亞熱帶林地;東有大海;西有高原和沙漠。內部解決註定要有動亂。古代現代一個道理。當今世界糧食問題之所以不緊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大陸的發現。美國社會之所以相對穩定,就因爲它是個新大陸而已,和文明關係不大。如果下去兩百年,美國人口達到十五億,恐怕美國人也難以過得如此悠閒。所以,我們不應該指責西歐人口的負增長,更不該指責中國的計劃生育,機器大生產形勢下世界上的人越少越好。
北魏帝國面臨着這樣的形勢,擴張的勢頭已被地理環境遏制,只能反求諸己。
公有制的“井田”能不能復古,答案是否定的,誰也不願意做王莽。那麼,西晉王朝的“佔田制”可不可以恢復?“佔田制”說白了是“限田”,和土地私有沒什麼區別,如何能夠限制統治者去搞兼併呢?
既要把土地掌握在國家手裏,又不能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北魏國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們前無古人地制定出“均田制”。
“均田制”實現了中國農民“耕者有其田”的夢想了嗎?看看它的設計師吧!
首次提出“均田制”方案的人是一個大豪強,北方的高門望族趙郡李氏李安世,他是北魏名臣李孝伯的侄子。李安世十一歲即被選爲中書學生。據說面試的時候,文成帝拓跋濬當時嫌棄李安世太小,但小安世朝堂之上應答如流,舉止得體,成爲最小的天子門生。
蕭齊皇朝外交官劉纘最欣賞李安世。劉纘是南朝的美男子,爲俊秀風流、光彩照人的江東名士,與馮太后上過牀,有過魚水之情。如果說馮太后和王睿、李衝之間存在深沉熱烈的愛情的話,那麼她和南朝使者劉纘純粹是肉體關係的情人。劉纘屢次出使北魏,數度和高貴雍容、風情不減的敵國太后雲雨巫山、翻雲覆雨。馮太后年過四十還能夠與江南異國情調的男人產生愛情,稱得上一段浪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