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像是物理的三大定律一樣,幾何光學也是先作出假設,然後方纔進行驗證——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你先猜個答案,然後想盡辦法去找到證明,或者就這麼編下去也行。
例如面對兩個小球落地的問題,亞里士多德猜:重的先落地。他提出的證據是:羽毛落的慢,鐵球落的快。在忽悠了世界2000年以後——亞里士多德是史上最能忽悠的科學家——伽利略又猜:兩個小球同時落地,然後在比薩斜塔上高空墜物以茲證明,但他其實也不知道爲什麼。到得最後,牛頓用被蘋果砸過的腦袋勾畫出一個關於萬有引力的結論,說明重力加速度是一樣的,大球小球就該同時落地。
其實從統計的角度來看,科學家們有足夠的時間,把所有可能性都猜個遍,猜輸了沒關係,重點是要大膽的猜,這就好像是買彩票一樣,賭注就是寫論文的時間和精力,多寫兩篇就好像是投重注,一旦成功——您就發了。失敗了也沒關係,猜輸的科學家多了去了。
在還沒有發現所有元素的時候,門捷列夫就敢做元素表,在不知道DNA是什麼的時候,孟德爾就敢說遺傳定律——科學就是一羣猛人玩輪盤賭,膽子小的猜紅黑,膽子大的猜數字,最後看小球落在哪裏,賭贏的接受衆人歡呼,賭輸的積極參加下一次開盤。
程晉州的運氣在於,他知道小球會落在哪裏,只需要等它轉到位置,就像是一個作弊的荷官。
這一次,他有意不把幾何光學描述的清清楚楚。
描述的那麼清楚又有什麼用,有瑕疵才能引起其他星術士們的注意,那些盡善盡美的內容或許會很有用,可程晉州哪裏管星術士們是否真的會去應用幾何光學,有可能的話,多些討論從而帶來貢獻點纔是實事。
應該說,程大博士將近20年的象牙塔生活,並不能讓他成爲一個完美的學者,但卻絕對能鍛煉出他完善的編造論文能力。在完成了正常的大綱後,程晉州就開始做刪減和修改的工作,他只寫出來最基礎的直線傳播定律和反射定律,並且將反射的原理寫的不清不楚,至於折射,則是一點都沒有涉及。
沒有折射的幾何光學,當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首先就與人的直觀感覺不同。但小程同學又有辦法,他用正確的反射定律去包容自己不全面的反射定律,給出的例子,得出的答案卻是正確的……
這其實也是科學家們常用的研究方法,所謂階段性研究是也——人類對原子的瞭解正是這樣一個過程,從道爾頓的原子模型,到錯誤的葡萄乾模型和行星模型,再到玻爾的原子模型,作爲一個漸進的研究,這樣做自然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對科學家們來說也是很幸福的,小小的原子險些誕生雙位數的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