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看到題目,則讓程晉州陡然一驚,竟然是“文武之道,御戎”。其後的解釋更是讓程晉州疑竇叢生:夫何連歲以來,北虜寇疆,入我夏國,若蹈無人之境,殘我天民,前所未有。本之以朕罔德基之立於中,是以教化莫克行於外者也。……今朕欲求長治久安之術,無出於守之一端。欲得其守之之道,當何施用以盡其長且久焉。
科舉從來都是朝廷的風向標,代表着官方認爲的前三年,後三年最重要的事情,鄉試雖小也不例外。
而看到這篇題目,程晉州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打仗了嗎?
劉斌就是因爲在隴東鎮守使的位置上出彩,方纔轉任轉運使。將擅長邊事的大臣調回內地,說明北虜實力不強,此刻再出“御戎”的題目,卻似乎又說明朝廷有了積極向外擴張的慾望。這個時代,在大夏以北有大梁,西方有北漢,大夏自居東南,下有荊南朝,除了後者皆可謂強勁對手,至於其他更遠些的國家,雖然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卻要防備着星術士們的戰爭潛力。
在此種情況下,大夏已經有三四十年,未進行過大規模的戰爭。國內理宗皇帝又有心改革,程晉州用他幾個月以來了解的知識去思考,根本找不到一點點需要戰爭的理由。
“真是奇怪的題目。”程晉州搖頭自言自語。
與他有着同樣疑慮的考生,亦有不少。
科舉並不是單純的表演文學上的才華,儘管人們都幻想能夠如此,但實際上,考生們要揣摩考官的心思,考官們要揣摩主考的心思,主考要揣摩朝廷的心思……這根本是在文學基礎上的智力問答,要是看不清朝廷的動向,想不明白題目深層次的意思,想要考中,是難上加難。
程晉州平日的積累不夠,參不透其中的奧妙,他自己又沒能力就着題目,就事論事,乾脆翻開戒指中的鄉試錄,想到:人說50年一場變局,我就看50年前的秀才們,是怎麼答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