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1866德國(3) (第2/4頁)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到這裏,卻也有俾斯麥先生的功勞,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國工業發展迅速,農業機械和化肥的供應增加,向國外的糧食輸出大增,而同一時期,俄國在克里米亞慘敗,波蘭革命,法國則在墨西哥展開軍事行動,這些國家都成爲了德國的商品輸出國。
相比之下,收購木材的商行就更多了,路德維希是整個法爾茨的唯一港口,而法爾茨則是整個德國最大的森林,若是再向後移動200年,德國又將成爲整個世界的最大木材生產國。
大量的農產品和圓木將在港口內被裝船,然後被運至漢堡或者倫敦,再轉送至世界各地。法國的商人們也在路德維希遊蕩着,這裏出產德國2/3的葡萄,其中的大部分都會裝船運出國外,成爲俾斯麥鐵血政策的基石。
而那些在櫃檯內計算的先生們,同樣也是分分鐘幾十萬上下。
黃宣用鄙視的眼神看着還在紙質賬簿上奮鬥的某位先生,敲了敲桌子,道:“你們收糧食嗎?”
“當然。”不用說,洛林的德語同樣十分標準,這位普魯士人從賬簿上興奮的抬起頭,卻意外的發現剛纔說話的並不是個歐洲人,甚至比本地的農民還要骯髒。
黃宣有什麼辦法,他在路上走了一天,然後坐着一輛臭不可聞的公共馬車又走了半天,期間只在一間破爛的酒館住了一宿,甚至沒有熱水洗漱。而以洛林的吝嗇,他根本不會用能量來幫黃宣清潔一下,也許當黃宣被趕出門的時候,他會幫黃宣收拾收拾。
然而,普魯士人並沒有趕出黃宣,這裏有的是勞作後送糧來的農民,雖然黃宣的衣服更破,腳上的泥巴更多,但生意就是生意。
“你要賣什麼?”異國的賬房先生放下了手中的鵝毛筆,看向黃宣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