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官長士兵相親近,沒有人來壓迫人。
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鬧革命。
會做工的有工做,會耕田的有田耕。
紅軍確信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蘇區開展了徹底的土地革命,不但當地的貧苦農民得到了土地,來自外省的紅軍官兵也都分到了土地,這些土地以公田的形式由當地的農民替他們耕種。絕大多數紅軍官兵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立即對紅色蘇區產生了生死相依的感情——蘇維埃共和國是給貧苦農民以土地的國家,而中國工農紅軍的主體正是貧苦的青年農民。於是,有足夠的理由解釋爲什麼紅軍官兵對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充滿了無法遏制的熱情,爲什麼在保衛蘇維埃共和國的戰鬥中他們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捨生忘死。
蘇維埃,俄文COBET的音譯,意思是“會議”或“代表會議”,是俄國一九〇五年——一九〇七年革命時創立的一種武裝奪取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這個充滿了激烈的反叛意味的名詞成爲國家政權機關的名稱。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址選在了瑞金城北五公里處葉坪村的葉氏宗祠前。選擇這裏的理由是:敵機轟炸的時候會議代表們可以迅速向附近的密林中疏散;另外,葉氏宗祠前有一塊麪積很大的草坪。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一天,紅軍士兵在這片草坪上平整出了一個巨大的會場。他們還在會場附近搭起了一座寬敞的蓆棚,蓆棚下的飯桌呈五角星形排列開去,足夠一千人坐在一起就餐。蘇維埃大會的代表來自全國各省、蘇區各縣以及紅軍各個軍團。代表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紅軍戰士,年齡最大的是一位裹着小腳的六十多歲的農民老太太,這位紅色政權的熱情擁護者一接到開會通知就從她居住的村莊出發,整整走了一個半月纔到達葉坪村。蘇區成立了交際委員會負責接待會議代表,委員會爲每位代表準備了一套專門的裝束:藍色棉布做成的紅軍式的褲子;釘有紐扣的翻領上衣,衣袖左臂縫着用布剪出的一顆紅星;胸前一條繫着結的絲帶,上面寫有代表登記號碼;一頂草綠色的帽子,上面嵌有一顆紅星,同時縫有一條紅帶,紅帶上寫有“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的字樣。紅軍居然還在會場上安裝了電燈!電線接在一臺繳獲來的發電機上。當地的農民從沒見過這種亮晶晶的東西,他們圍着電燈看就是不走,感嘆說紅軍什麼事都能辦得到。紅軍在會場的大門兩側一邊掛上了蘇維埃旗,一邊掛上了共產黨黨旗,還把大門用松樹枝、柏樹枝和菊花裝飾起來,菊花的中間鑲有兩顆巨大的星星,由於蘇區出產白銀,那兩顆星星是純銀製作的。
終於到了開會的那一天。天還沒亮,工作人員就在會場一遍遍地檢查電燈是否能夠正常地亮起來;而女紅軍則對會場內懸掛的“勇敢、勇敢、再勇敢”和“學習、學習、再學習”兩條標語的位置進行了反覆調整,直到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表示了滿意爲止。早晨六點整,兩隊司號員一起吹響了軍號,住在山坡上臨時帳篷裏的代表們排成隊沿着山路走來。紅軍警衛師列隊鳴槍致禮,然後由共青團和少先隊組成的合唱隊開始演唱瑞金最流行的《紅軍進行曲》:
同志們,你拖槍,我拉炮,
一齊向前掃!
階級敵人真萬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