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央紅軍迫不及待地在整個遵義地區開始了建立根據地的工作。
紅軍派出了大量的工作人員深入到每一個集鎮村莊,打土豪,分浮財,動員貧苦羣衆,建立黨組織和革命政權。短短几天之內,帶有地方政權性質的十三個革命委員會在遵義附近各縣相繼成立,游擊隊、赤色工會、紅色兒童團、革命先鋒隊、土地委員會、清算委員會、農民協會、鬥爭委員會、貧農團、紅色婦女先鋒隊和抗捐委員會等名目繁多的革命組織也相繼建立。而聲勢浩大的“擴紅”運動在數天之內就吸收了至少四千多青年農民加入了紅軍。
共產黨人從來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革命的聲勢造得天翻地覆。紅軍官兵們張貼和書寫標語的積極性無與倫比。從黨和紅軍的高級幹部一直到剛剛入伍的新戰士,紅軍中幾乎人人都有書寫標語的熱情。在長征途中,無論處境如何艱險,紅軍官兵都要在他們所經過的牆上、樹上和岩石上留下表達他們思想感情的標語和口號。當時的《紅星報》刊登過指導紅軍官兵如何寫標語的文章,文章說:要多寫關於羣衆鬥爭的標語,要照底稿寫,不要敷衍了事。部隊所到之處,牆上和房子外面都要寫滿。寫的時候不僅可以用粉筆,還要用各種顏料,要寫得清楚漂亮,並且不容易被擦掉。爲此,紅軍總政治部專門表揚了一批寫標語成績顯著的單位:一個直屬連隊兩天內寫了六百多條標語;一個機槍連宿營的時候天黑了,但是官兵們點着火把寫了一百多條標語;還有一個連隊的宣傳小組平均每天寫標語十條以上。
中央紅軍到達遵義後,整個遵義城立即成了各種標語口號的海洋。
“紅軍爲土地革命而戰!”
“紅軍不拿羣衆一點東西!”
“歡迎白軍弟兄拖槍過來當紅軍!”
“打倒蔣介石,工農坐江山!”
在遵義的玉皇廟前寫標語的是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女紅軍,她手提墨桶站在板凳上,在山門兩側分別寫了“白軍兄弟不打紅軍,北上抗日去”和“只有蘇維埃纔可以救中國”兩條標語。年輕的女紅軍字寫得好,寫字的樣子也好,百姓們一路跟着她觀看嘖嘖稱奇,因爲他們從沒見過世上有這樣好看的女兵。更能吸引百姓的是紅軍宣傳隊的文藝演出。紅軍總政治部和各軍團的宣傳隊輪番上陣,爲演出搭起的臺子上夜夜汽燈明亮。紅軍演出了活報劇《打倒軍閥王家烈》。劇中的王家烈抓兵派款無惡不作,後來紅軍來了,帶領“幹人”們把他活捉了。女紅軍王泉媛被要求扮演王家烈,因爲大家認爲她模樣長得狠。王泉媛很不願意,但是爲了革命還是執行了命令,並且竟然演得很生動,惹得臺下響起一片“打倒王家烈”的口號聲。青年學生們最喜歡的還是女紅軍教他們唱的革命歌曲,在那幾天裏,遵義滿城都是“轟、轟、轟,我們是開路先鋒”的歌聲。
遵義縣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了!成立的過程幾乎和在瑞金建立蘇維埃國家時一樣。大會召開的消息早幾天就在民衆中傳開了,有謠言說到時候會場四周會架起機關槍,要把參加會的人全都打死。但是,到了開會的那一天,會場四周到處是紅旗和標語,紅軍官兵們穿得很乾淨坐在會場上歌聲震天。博古、毛澤東、朱德、陳雲等共產黨中央、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央紅軍的領導人在主席臺上坐成一排。大會由博古主持,毛澤東和朱德都講了話。毛澤東問會場上的羣衆:你們中間有沒有“苗子”?毛澤東的意思是有沒有苗族同胞,但是被羣衆聽成了有沒有“廟”,於是會場上的人齊聲回答:“有!”接着,中央紅軍中一個遵義籍的戰士和省立第三中學一個叫李小俠的女學生分別代表紅軍和羣衆發了言。最後,博古宣佈遵義工農兵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包括當年發言的那位女學生李小俠在內,幾位參加過這次大會的人多年後都異口同聲地回憶說:在大會上,我們聽見紅軍領導宣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定在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