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喫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話若是個普通漢人來講,蒙古人只怕不會信。可剛剛打了勝仗的和卓卻天然擁有對這些蒙古人發號施令的權利,被俘的蒙古人也認可勝利者的特權。服從強者,這是草原上流行千百年的規則,並無不妥。
和卓駐紮青城,離開燕山山脈一百多公里,距離喜峯口兩百多公里,三萬大軍的後勤的壓力變得很大。她不再輕易進軍,改爲就地擴張。民兵開始改建青城,讓這個蒙古人的城市變成漢人的城市。民工則在騎兵的保護下從京畿給青城運輸物資和商品。
軍事佔領只是一時,經濟佔領纔是根本。和卓在周青峯身邊學了一年多,還是學到了很多知識的。漢軍獲勝的當天夜裏,和卓就釋放一些蒙古牧民和婦孺,允許他們帶走自己的牛羊,同時又表示願意跟他們進行交易。
和卓還鼓勵被俘的蒙古人揭發過去的頭領。只要把過去欺壓過他們的那些部落頭領抓來,抓一個就給一口鐵鍋——驗明正身,現場就給。蒙古貧民一個個都精窮,一口鐵鍋就足以讓他們眼紅賣命了。
至於不願意留下的牧民,放任離開,並不爲難。這跟正在進行的追擊並不矛盾。一個是收攏人心,一個是打垮士氣。這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軟一硬,效果極佳。
大部分蒙古人選擇留下來,一來這是傳統,二來有現實的好處。有多少部落頭人被處死,就有多少部落的蒙古人前來向和卓效忠——歷史上的林丹汗被黃太吉搞死了,結果他的地盤被黃太吉占,老婆被黃太吉睡,孩子被黃太吉打,部屬歸黃太吉管。
甚至蒙古人被滿清的‘減丁’政策禍害兩百多年。明末的時候,蒙古人就一百多萬。到清末還是一百多萬。這麼慘的事,也沒見蒙古人叫嚷。
啥民族仇恨?沒有的事。非常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