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山裏頭出來的護礦隊也好,留守土門集的丁壯隊伍也好,一個個全披掛着胸甲,或是輕便的藤皮甲,就是集中起來的陳家子弟,一個個手中握的也要麼是鳥槍,要麼是長槍,哪是一羣拿着腰刀和木棒的差役們可比的?更不要說陳家還有十幾匹馬!
“大少爺,周天藝那老狗到了!”
“放他們進來,一勺燴了,不許放跑一個!”陳鳴正跟着二叔一塊計算糧食。是的,糧食。
陳家在大山中有上千礦工和他們的家眷,鐵寨裏算上那羣娘們也有三百來人,加上清風寨、虎頭寨和牛頭寨的人馬,這就是兩千人。
土門集的人有多少能跟着陳家上山的?還有小南溝一攤子。再加上外頭的三個田莊,以及城裏面的那一撥——一塊被抓進牢裏的陳系人馬家小親眷,等等全部算在一塊,三千五百人不算多。手頭鬆一鬆,就能把規模推上四千人!
這麼多人,還有山裏的牲畜,一天下來要喫掉多少糧食啊?雖然陳鳴搞出了青飼料,但只是紙上談兵的他能不能一舉就把青貯飼料搞成功,這是很難說的。畢竟陳鳴只是在網絡和書上看到過這項技術,自己根本沒實踐操作過。
他知道中國元代的《王禎農書》和清代的《幽風廣義》,嗯,《幽風廣義》是陝西人楊屾寫的,這位農業專家這個時候還活着呢。上面都記載着首楷、馬齒覺等青貯飼料的發酵方法,只是這些根本就沒引起世人注意。
歐洲那邊更是相傳古埃及和羅馬時代就有青貯飼料的記載了,可青貯真正的應用於實際的時間也沒多少年,而且這個時候還限制在瑞典、德國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