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1>崔面首榮歸老太平</h1><h1>唐睿宗位傳李隆基</h1>
大赦那天,李隆基跑來獻殷勤,上書要求讓位給李成器,衆人反對,作罷,又要求接回太平公主,衆人支持,成行。
李旦終於見到了妹妹,這個好妹妹,剛回京城,就給哥哥來了個下馬威。她要求給武則天的父母(武士彠和楊氏)造昊陵和順陵(帝王規模),又要求等丈夫武攸暨死後,未來也造帝陵。更過分的是,李旦居然點頭了!
打那以後,西城公主、隆昌公主(李旦的乖女兒)鬧騰起來,非要李旦給她們造豪宅和道觀。兩位還都改名了,西城公主成了金仙公主,隆昌公主成了玉真公主。擾亂秩序,強拆民宅,羣臣開始上諫。不過,侍中竇從一卻上奏說這能夠體現出父愛的偉大,要求增加建制,盡情揮霍。
竇從一現在又有了新外號,名曰“公主邑司”。原因就是,他下朝以後,不回家去和媳婦親熱,先去太平家請安。這裏頭的“邑司”,翻譯成比較時髦的用語,就是“狗腿子”。不過,竇從一性格不錯,他還是很高興的,他早就不是當年狄仁傑推薦的那個年少有爲、敢愛敢恨的熱血青年了。
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只有他自己心裏明白。也許,經歷過這麼多以後,依舊堅持的人,纔算得上是賢者。
太平先後打壓了那些爲政不受賄賂、折過她面子的官員。這一年十月,她更是讓李旦親御承天門,引來韋安石、郭元振、竇懷貞、李日知、張說等人宣制,大唐的旗幟飄蕩在宮城上空,小鳥唧唧喳喳地鬧騰。在一片肅穆中,一系列的任免從門樓上喊了出來:政教多闕,水旱爲災,府庫益竭,僚吏日滋;雖朕之薄德,亦輔佐非才。(以上屬於情況說明,現在情況不好,是朕的責任,也是官員的責任)韋安石可爲左僕射、東都留守,郭元振可爲吏部尚書,竇懷貞可爲左御史大夫,李日知可爲戶部尚書,張說可爲左丞,並罷政事。以吏部尚書劉幽求爲侍中,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爲左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崔湜爲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以中書侍郎陸象先同平章事。
一半是李旦的人,一半是太平的人,但終究都是太平的人。帥哥崔湜鬧着讓太平推薦他升職,但崔先生是讀書人,讀書人的臉皮都薄,他無論如何都不好意思獨自上任。
該怎麼辦,崔湜心裏挺有數。
爲了顯示這次推舉的靠譜性,他建議太平把陸象先一起提拔上去,並道:“陸象先是好人,和我一起選,我能進去,他進不去,那我也太不要臉了,我乾脆死了算了!”